一戎衣
拼音:yī róng yī
注音:一 ㄖㄨㄥˊ 一

一戎衣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谓一穿上戎装。或云,“衣”当作“殷”,谓一用兵而胜。一,亦作“壹 ”。

泛指战袍。

引证解释:

⒈ 谓一穿上戎装。或云,“衣”当作“殷”,谓一用兵而胜殷。一,亦作“壹”。

《书·武成》:“一戎衣,天下大定。”
孔传:“衣,服也;一著戎服而灭紂。”
《礼记·中庸》:“武王纘大王、王季、文王之绪,壹戎衣而有天下。”
郑玄注:“戎,兵也。衣读如殷,声之误也, 齐言殷声如衣……壹戎殷者,壹用兵伐殷也。”
孔颖达疏:“郑必以衣为殷者,以十一年观兵于孟津,十三年灭紂,是再著戎服,不得称一戎衣,故以衣为殷。”
后泛称用兵作战为“一戎衣”。 唐杜甫《重经昭陵》诗:“风尘三尺剑,社稷一戎衣。”
《续资治通鉴·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》:“朕欲候江南平復,取一戎衣大定之义以纪元,是子乃先我乎?”
郭沫若《归国杂吟》:“四万万人齐蹈厉,同心同德一戎衣。”
亦省作“一戎”。 《晋书·乐志上》:“魏武挟天子而令诸侯,思一戎而匡九服。”
唐白居易《策林·议兵》:“故有一戎而业成王霸,一战而祸及危亡。”

⒉ 泛指战袍。

北周庾信《周宗庙歌》之六:“终封三尺剑,长卷一戎衣。”

网络解释:

一戎衣

  • 一戎衣,中国古文词汇,常见于古文中。有两层意思。一是穿上戎装,二是指战袍。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
    • 笔划1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GLL

    (1)(数)数目;最小的正整数。

    (2)(形)同一:~视同仁|咱们是~家人|咱们~路走|这不是~码事。

    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红柿。

    (4)(形)全;满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
    (5)(形)专一:~心~意。

    (6)(副)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;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

    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~歇|笑~笑。

    b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
    c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。

    (7)(副)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;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结果):~跳跳了过去|~脚把它踢开。

    (8)(副)一旦;一经:~失足成千古恨。

    (9)(助)〈书〉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:~何速也|为害之甚;~至于此!

    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
    • 拼音róng
    • 注音ㄖㄨㄥˊ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ADE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兵器;武器:兵~。

    (2)(名)军事;军队:~马|~装。

    (3)(名)我国古代称西方的民族。

    (4)(名)姓。

    • 拼音yī,yì
    • 注音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EU

    1.衣服:上衣。内衣。大衣。

    2.包在物体外面的一层东西:笋衣。

    1.穿(衣服);拿衣服给别人穿:穿布衣。解衣衣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