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脱
拼音:tōng tuō
注音:ㄊㄨㄥ ㄊㄨㄛ

通脱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通脱tōngtuō

(1) 通达脱俗,不拘小节

性通脱,不事仪形。——《南史·任昉传》。也作“通侻”
[刘]貌寝而体弱通侻,不甚重也。——《三国志·王粲传》
unconventional

引证解释:

⒈ 亦作“通侻”。放达不拘小节。

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:“表以粲貌寝而体弱通侻,不甚重也。”
《晋书·袁耽传》:“遂就局,十万一掷,直上百万。 耽投马絶叫,探布帽掷地,曰:‘竟识袁彦道不?’其通脱若此。”
清陈其元《庸闲斋笔记·高僧转世》:“一彬持戒律甚严,独言论通脱,口如悬河。”
鲁迅《且介亭杂文·论俗人应避雅人》:“曹孟德是‘尚通侻’的,但祢正平天天上门来骂他,他也只好生起气来,送给黄祖去‘借刀杀人’了。”

国语词典:

通达脱俗,旷放不拘。《晋书.卷八三.袁瓌传》:「耽投马绝叫,探布帽掷地,曰:『竟识袁彦道不?』其通脱若此。」《南史.卷六一.陈庆之传》:「(庆之)​暄素通脱,以俳优自居。」也作「通侻」。

网络解释:

通脱

  • 通脱,汉语词汇。
  • 拼音:tōng tuō
  • 意思是通达脱俗,不拘小节。
  • 出自《三国志·魏志·王粲传》。
    • 1、所谓通草纸,是一种以通脱木茎髓为原料制成的纸。 
    • 2、这厮一表非俗,当思动之以情、晓之以理,通脱之下就将带着完颜香走了,兵不血刃,才是上计。
    • 3、据悉,通草画是指在通草片上创作的画作,通草片是直接用通脱木的茎髓加而成的特殊纸张。
    • 4、这种纸其实并不是通常意义上通过纸浆法制造的纸,而是从一种学名为通脱木,俗称为通草的灌木茎髓切割而成。
    • 5、据有关专家介绍,所谓通草纸,是一种以华南地区出产的通脱木茎髓为原料制成的纸。
    • 6、所谓通草纸,是一种以华南地区出产的通脱木茎髓为原料制成的纸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tōng,tòng
    • 注音ㄊㄨㄥ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CEPK
    • 五行

    tōng

    1.没有堵塞,可以穿过:管子是~的。山洞快要打~了。这个主意行得~。

    2.用工具戳,使不堵塞:用通条~炉子。

    3.有路达到:四~八达。火车直~北京。

    4.连接;相来往:沟~。串~。私~。~商。互~有无。

    5.传达;使知道:~知。~报。~个电话。

    6.了解;懂得:~晓。精~业务。粗~文墨。不~人情。他~三国文字。

    7.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:日本~。万事~。

    8.通顺:文章写得不~。

    9.普通;一般:~常。~病。~例。~称。

    10.姓。

    tòng

    用于动作:打了三~鼓。挨了一~儿说。

    • 拼音tuō
    • 注音ㄊㄨㄛ
    • 笔划11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EUKQ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肉去皮。

    (2)(动)(皮肤、毛发等)脱落:~发|~毛。

    (3)(动)取下;除去:~帽|~鞋。

    (4)(动)脱离:~党|~水。

    (5)漏掉(文字):这一行里~了三个字。

    (6)(形)〈书〉轻慢。

    (7)(连)〈书〉倘若;或许:~有遗漏;必致误事。

    (8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