哑声
拼音: | yǎ shēng |
注音: | 一ㄚˇ ㄕㄥ |
哑声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无声。 2.声音低沉沙哑。
引证解释:
⒈ 无声。
引元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二折:“一个恣情的不休,一个哑声儿廝耨。”
⒉ 声音低沉沙哑。
引沙汀《记贺龙》十二:“他是那么酣畅地、哑声地笑了。”
国语词典:
无声。
网络解释:
哑声
- 1、黑色房子中传出一道暗晦的嘶哑声。
- 2、宋雨彤抬起俏脸,满面泪痕,哑声说道“我有苦衷的。
- 3、经常喉咙干痒肿痛,咳嗽音哑声嘶,早上刷牙想干呕……慢性咽喉炎是许多现代人“无言的痛”。
- 4、中年男子行为豪放不羁,即使敲门也如同拆门一般,只听门内传来一声带着乡土嗓音的沙哑声,“来了来了,是谁啊?”。
- 5、而与此同时,一只精致修长却冰冷得宛如死人的手捏住她的下巴。幽冷的宛如恶魔食人之前的带着三分暴戾的沙哑声音轻轻响起。青青的悠然。
- 6、阿刘哑声告诉,姓孙的那几个人打牌,声音太闹,给法国管事查到了,大吵其架,自己的饭碗也砸破了,等会儿就得卷铺盖下船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yǎ,yā
- 注音ㄧㄚˇ,ㄧㄚ
- 笔划9
- 繁体啞
- 五笔KGOG
- 五行土
yǎ
1. 不能说话:聋哑。哑巴。哑子吃黄连(歇后语,喻有苦难言)。
2. 嗓子干涩发音困难或不清楚:沙哑。嘶哑。
3. 无声的:哑剧。哑铃(一种铁制的运动器械)。
4. 因发生故障,炮弹、子弹打不响:哑炮。
5. 笑声(旧读yǎ ㄧㄚˇ):哑然失笑(不自禁地笑出声来)。
yā1. 〔咿哑〕见“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