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| guān jiā |
注音: | ㄍㄨㄢ ㄐ一ㄚ |
官家的意思
词语解释:
官家
(1) 天子
(2) 指朝廷、官府
(3) (按:“潜”是否为“潸”之误)
(4) 尊称作官的人
引证解释:
⒈ 旧时对皇帝的称呼。
引《晋书·石季龙载记上》:“官家难称,吾欲行冒顿之事,卿从我乎?”
《资治通鉴·晋成帝咸康三年》引此文, 胡三省注云:“称天子为官家,始见於此。 西汉谓天子为县官, 东汉谓天子为国家,故兼而称之。或曰:五帝官天下,三王家天下,故兼称之。”
前蜀花蕊夫人《宫词》之一〇七:“明朝腊日官家出,随驾先须点内人。”
《水浒传》第三五回:“你这鸟男女,好不识人,欺负老爷独自一个,要换座头。便是赵官家,老爷也彆鸟不换。”
清感星《断头台·馀情》:“咳!我那惨死的官家呵!热腾腾血填腔,应湔脱沉寃孽帐。”
⒉ 公家;官府。
引《三国志·魏志·张既传》“斩首获生以万数” 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《魏略》:“牢狱之中,非养亲之处,且又官家亦不能久为人养老也。”
唐白居易《秋居书怀》诗:“丈室可容身,斗储可充腹。况无治道术,坐受官家禄。”
宋王安石《河北民》诗:“家家养子学耕织,输与官家事夷狄。”
《老残游记》第五回:“那有什么法子呢!民家被官家害了,除却忍受,更有什么法子?”
周立波《暴风骤雨》第一部三:“从古以来,都是人随王法草随风,官家说了算。”
⒊ 旧时对官吏、尊贵者及有权势者的尊称。 《太平御览》卷三九六引晋裴启《语林》:“﹝桓温﹞於北方得一巧作老婢,乃是刘越石妓女。一见温入,潸然而泣。
引温问其故,答曰:‘官家甚似刘司空。’”
熊正国《高炉边的彝家》:“原来娃子们在官家时,各自没有家,总是一群人睡一个草窝。”
孟左恭《草原的儿子》:“妈妈叫道:‘大官家,我犯了什么罪?’”
⒋ 旧时吴地妇女对公婆的称呼。参阅宋王楙《野客丛书·称翁姑为官家》。
国语词典:
皇帝。
如:「官家千金」、「官家小姐」。
词语翻译
网络解释:
官家
- 1、他平日依仗着出身官家,狐假虎威,欺负他人。
- 2、钱管家沉思了有顷道“江府现在坐实隐藏官家禁物,少爷我们明日一边着人送上聘礼文书,一边着那翁知县给江府施压,这事不日可成,只是——”。
- 3、下西洋的另一目的则是采买皇室官家所需要的香料奇珍,寻找异兽如麒麟等,以示祥瑞,粉饰太平。
- 4、若是上官家主当真有这个魄力,那么,我做主!从诸葛家抽出三明凝魄境强者,随同上官家出战,祝上官老哥一战平定夜修,名垂千古!
- 5、妇女解放也成了老掉牙的官家滥套。
- 6、没见过银锞子是什么样子,现在袖子里揣着三锭呢,这东西如果没有功名,用起来麻烦很多,只有官家才用这东西,所谓的官银指的就是这东西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guān
- 注音ㄍㄨㄢ
- 笔划8
- 繁体官
- 五笔PNHN
- 五行木
(1)(名)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、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;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。
(2)(形)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:~办|~费。
(3)(形)公共的;公用的:~大道|~厕所。
(4)(Guān)姓。
(5)(名)器官:五~|感~。
- 拼音jiā,jie,gū
- 注音ㄐㄧㄚ,˙ㄐㄧㄚ,˙ㄐㄧㄝ
- 笔划10
- 繁体傢
- 五笔PEU
jiā
1.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:家庭。家眷。家长(zhǎng )。家园。家谱。家塾。家乡。家风。家训。家规。家喻户晓。如数家珍。
2. 家庭所在的地方:回家。老家。安家。
3. 居住:“可以家焉”。
4.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、亲属:家祖。家父。家翁。家母。家慈。
5. 家里养的,不是野生的:家畜。家禽。
6.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:酒家。农家。
7.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:专家。行(háng )家。作家。科学家。
8. 学术流派:儒家。法家。道家。墨家。纵横家。诸子百家。
9. 量词,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:一家人家。
10. 姓。
jie1. 词尾,同“价”:整天家。成年家。
gū(古汉语)
名词
1.古通“姑” 。如:阿家(称婆婆);阿家阿翁
2.另见 ji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