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| dà hòu fāng |
注音: | ㄉㄚˋ ㄏㄡˋ ㄈㄤ |
词性: | 名词 |
大后方的意思
词语解释:
大后方
(1) 在战争时期的平民活动区,以生产和供给战争物资、民防以及维护颁布的命令和保持士气来直接或间接地支援国家军队
(2) 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下的西南、西北地区
引证解释:
⒈ 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下的西南、西北地区。
引毛泽东《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》:“由于我们的坚决抗战,英勇奋斗,大后方的二万万人民才没有受到日本侵略者摧残,二万万人民所在的地方才没有被日本侵略者占领。”
国语词典:
特指对日抗战中我国政治、军事机关所在,且日军势力未达到的地区。如四川、云南、陕西、甘肃等省。
词语翻译
网络解释:
大后方 (军事术语)
- 1、丢下一堆春风得意的官老爷们,在码头上哼哼呀呀发泄不满,发誓赌咒宁可饿死也不吃他冯某人带头生产的大后方米面粮油。
- 2、先到武汉,不久再退宜昌,在宜昌等待民生公司安排川江船班,整体转移到重庆大后方。
- 3、川蜀表里山河,成为抗战时期的大后方。
- 4、作为西北大后方抗战的前沿和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总后方,陕西接纳了大量来自于敌占区的民众,为全国抗战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物力支持。
- 5、同学们各谋出路,他拒绝到北平的敌伪学校就读,决定和一名同学奔赴大后方。
- 6、在抗战大后方重庆影剧舞台上,她与白杨、舒绣文、张瑞芳并称为“四大名旦”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dà,dài
- 注音ㄉㄚˋ,ㄉㄞˋ,ㄊㄞˋ
- 笔划3
- 繁体大
- 五笔DDDD
dà
1.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2. 指大小的对比,比如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3.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
4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5. 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6. 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7. 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8. 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9.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
dài1. 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2. 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tài1. 古通“太”。
2. 古通“泰”。
- 拼音hòu
- 注音ㄏㄡˋ
- 笔划6
- 繁体後
- 五笔RGKD
- 五行水
1.方位词。在背面的(指空间,跟“前”相对):~门。村前村~。
2.方位词。未来的;较晚的(指时间,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~天。日~。~辈。先来~到。
3.方位词。次序靠近末尾的(跟“前、先”相对):~排。~十五名。
4.后代的人,指子孙等:无~。
5.君主的妻子:皇~。~妃。
6.古代称君主:商之先~。
7.姓。
与大后方相关的词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