茨棘
拼音:cí jí
注音:ㄘˊ ㄐ一ˊ

茨棘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蒺藜与荆棘。泛指杂草。
喻困难的处境。

引证解释:

⒈ 蒺藜与荆棘。泛指杂草。

语出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:“楚楚者茨,言抽其棘。”
郑玄笺:“茨,蒺藜。伐除蒺藜与棘。”
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堂隆传》:“盛林莽之秽,丰鹿兔之藪,伤害农功,地繁茨棘。”
宋苏轼《东坡八首》诗序:“地既久荒,为茨棘瓦砾之场。”
清唐孙华《治圃》诗之二:“主人既不视,一任茨棘遮。”

⒉ 喻困难的处境。

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清絜之士,徒自苦於茨棘之閒,无所益损於风俗也。”

网络解释:

茨棘

  • cí jí ㄘㄧˊ ㄐㄧˊ
  • 茨棘
  • (1).蒺藜与荆棘。泛指杂草。语出《诗·小雅·楚茨》:“楚楚者茨,言抽其棘。” 郑玄 笺:“茨,蒺藜。伐除蒺藜与棘。”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堂隆传》:“盛林莽之秽,丰鹿兔之薮,伤害农功,地繁茨棘。” 宋 苏轼 《东坡八首》诗序:“地既久荒,为茨棘瓦砾之场。” 清 唐孙华 《治圃》诗之二:“主人既不视,一任茨棘遮。”
  • (2).喻困难的处境。《后汉书·仲长统传》:“清絜之士,徒自苦於茨棘之闲,无所益损於风俗也。”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ㄘˊ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AUQW
    • 五行

    (1)〈书〉

    (2)(动)用茅或苇盖屋子。

    (3)(名)蒺藜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ㄐㄧˊ
    • 笔划1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MII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酸枣树,落叶灌木。有刺,果小味酸。种子供药用,治神经衰弱等。树可作嫁接大枣树的砧木。

    (2)带刺草木的通称。

    (3)刺;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