传受
拼音:chuán shòu
注音:ㄔㄨㄢˊ ㄕㄡˋ

传受的意思

词语解释:

1.传述与承受。谓教与学两方。 2.谓向他人学习。 3.指教授他人。

引证解释:

⒈ 传述与承受。谓教与学两方。

《汉书·儒林传序》:“及秦禁学,《易》为筮卜之书,独不禁,故传受者不絶也。”
三国魏何晏《<论语集解>叙》:“前世传受师説,虽有异同,不为训解。”
邢昺疏:“上教下曰‘传’,下承上曰‘受’。”

⒉ 谓向他人学习。

《后汉书·朱穆传》:“穆每事不逮,所好唯学,传受於师,时有可试。”
《隋书·万宝常传》:“苏威因詰宝常 :所为何所传受?”
郭沫若《李白与杜甫·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》:“离开了长安以后,他索性认真地传受了《道箓》。”

⒊ 指教授他人。

唐郑綮《开天传信记》:“罗公远多祕术,最善隐形,上就, 公远虽传受,不肯尽其要。”

网络解释:

传受

  • chuán shòu
  • ㄔㄨㄢˊ ㄕㄡˋ
  • 1.传述与承受。谓教与学两方。《汉书·儒林传序》:“及 秦 禁学,《易》为筮卜之书,独不禁,故传受者不绝也。” 三国 魏 何晏《叙》:“前世传受师说,虽有异同,不为训解。” 邢昺 疏:“上教下曰‘传’,下承上曰‘受’。”
  • 2.谓向他人学习。《后汉书·朱穆传》:“ 穆 每事不逮,所好唯学,传受於师,时有可试。”《隋书·万宝常传》:“ 苏威 因诘 宝常 :所为何所传受?” 郭沫若《李白与杜甫·李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》:“离开了 长安 以后,他索性认真地传受了《道箓》。”
  • 3.指教授他人。 唐 郑綮《开天传信记》:“ 罗公远 多祕术,最善隐形,上就, 公远 虽传受,不肯尽其要。”
  • 传受的近反义词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chuán,zhuàn
    • 注音ㄔㄨㄢˊ,ㄓㄨㄢˋ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WFNY
    • 五行

    chuán

    1. 转(zhuǎn )授,递:传递。传输。传戒。传统。言传身教。

    2. 推广,散布:宣传。流传。传名。传奇(a.中国唐代兴起的短篇小说;b.中国明、清两代盛行的长篇戏曲;c.指情节离奇或人物行为超乎寻常的故事)。

    zhuàn

    1. 解说经义的文字:经传。《左传》。

    2. 记载某人一生事迹的文字:小传。自传。纪传。传记。传略。树碑立传。

    3. 以演述历史和人物故事为中心的文学作品:《水浒传》。

    4. 古代设于驿站的房舍,亦指驿站上所备的马车:传舍(供来往行人居住的旅舍)。

    • 拼音shòu
    • 注音ㄕㄡˋ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EPCU

    (1)(动)接受。

    (2)(动)遭受:~灾。

    (3)(动)忍受;禁受:~不了。

    (4)(动)〈方〉适合:~吃(吃着有味)|~听(听着入耳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