墨守
拼音: | mò shǒu |
注音: | ㄇㄛˋ ㄕㄡˇ |
墨守的意思
词语解释:
1.战国 时,墨翟 善于守城。后因称善于防守为 墨翟 之守,简称“墨守”。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今公又以弊 聊 之民,距全 齐 之兵,朞年不解,是 墨翟 之守也。”宋 苏轼《次韵张甥棠美述志》:“云梯雨矢集无方,我已中灰同墨守。”罗惇曧《文学源流·周秦诸子总论》:“公输 善攻,墨翟 善守,故谓善守者为‘墨守’。”
2.谓固执保守,不思进取。清 黄宗羲《钱退山诗文序》:“如 钟嶸 之《诗品》,辨体明宗,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準的也。”清 朱焘《北窗呓语》:“然 戈氏 墨守韵学,未免为法所拘。”鲁迅《二心集·关于<唐三藏取经诗话>的版本》:“我以为考证固不可荒唐,而亦不宜墨守,世间许多事,只消常识,便得了然。”参见“墨守成规”。
2.谓固执保守,不思进取。清 黄宗羲《钱退山诗文序》:“如 钟嶸 之《诗品》,辨体明宗,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準的也。”清 朱焘《北窗呓语》:“然 戈氏 墨守韵学,未免为法所拘。”鲁迅《二心集·关于<唐三藏取经诗话>的版本》:“我以为考证固不可荒唐,而亦不宜墨守,世间许多事,只消常识,便得了然。”参见“墨守成规”。
引证解释:
⒈ 战国时, 墨翟善于守城。后因称善于防守为墨翟之守,简称“墨守”。
引《战国策·齐策六》:“今公又以弊聊之民,距全齐之兵,朞年不解,是墨翟之守也。”
宋苏轼《次韵张甥棠美述志》:“云梯雨矢集无方,我已中灰同墨守。”
罗惇曧《文学源流·周秦诸子总论》:“公输善攻, 墨翟善守,故谓善守者为‘墨守’。”
⒉ 谓固执保守,不思进取。参见“墨守成规”。
引清黄宗羲《钱退山诗文序》:“如钟嶸之《诗品》,辨体明宗,固未尝墨守一家以为準的也。”
清朱焘《北窗呓语》:“然戈氏墨守韵学,未免为法所拘。”
鲁迅《二心集·关于<唐三藏取经诗话>的版本》:“我以为考证固不可荒唐,而亦不宜墨守,世间许多事,只消常识,便得了然。”
国语词典:
墨,墨翟,战国时人,擅长于守城。后称善于牢固的防守为「墨守」。宋.苏轼〈次韵张生男棠美述志〉诗:「云梯雨矢集无方,我已中灰同墨守。」后比喻固守旧法,不肯改变。如:「墨守成规」。
网络解释:
墨守
- 1、我们要敢于创新,不能墨守成规。
- 2、在改革开放的年代,谁墨守成规,不思创新,谁就会被淘汰。
- 3、广告业讲究的是创意,故步自封、墨守成规的人做不来。
- 4、墨守成规是无法实现四化的。
- 5、任何艺术都要灵活多变,如果墨守成规,一成不变,就会僵化、衰落。
- 6、它想要摆脱其办事效率低下和墨守成规的名声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mò
- 注音ㄇㄛˋ
- 笔划15
- 繁体墨
- 五笔LFOF
- 五行水
(1)(名)写字绘画的用品;用煤烟或松烟等制成的黑色块状物;间或有用其他材料制成别种颜色的;也指用墨和水研出的汁。
(2)(名)泛指写字、绘画或印刷用的某种颜料。
(3)(名)写的字和画的画。
(4)(名)比喻学问或读书识字的能力。
(5)(名)黑。
(6)(名)古代的一种刑罚;刺面或额;染黑色;作为标记。也叫黥。
(7)(名)(Mò)姓。
(8)(名)指墨西哥:~洋(墨西哥银元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