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墒
拼音: | bǎo shāng |
注音: | ㄅㄠˇ ㄕㄤ |
词性: | 动词 |
保墒的意思
词语解释:
保持土壤的一定水分,以利农作物生长发育。保墒的主要方法是耙地、中耕或增加地面覆盖物。
引证解释:
⒈ 保持土壤的一定水分,以利农作物生长发育。保墒的主要方法是耙地、中耕或增加地面覆盖物。
例如:积雪保墒。
网络解释:
保墒
- 1、对于浇过水的麦田,应及时划锄保墒,防止土壤板结、开裂,以免漏风跑墒;二、旱地。
- 2、地膜覆盖有增温和保墒的作用,是旱作农业的一项重要技术。
- 3、建议各地利用这次降水天气过程,冬麦区抓紧做耧播化肥作,春小麦可抢墒适期早播;春季地膜作物地块要尽快覆膜保墒,为春播做准备。
- 4、旱地麦田由于没有水浇条件,春季管理要以保墒提墒为重点,可酌情采取强化镇压措施、趁墒追肥、叶面喷肥等办法。
- 5、对此,相关专家提醒,受气温偏高、降水偏少影响,各地均出现跑墒现象,在土地还没有完全解冻之前,各地应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保墒,以确保春耕农作物下种。
- 6、对分蘖少或晚弱麦田,要在浇返青水的同时追施返青肥;无灌溉条件的地区,要采取划锄等措施,以松土保墒,提高地温,促根增蘖,防御初春冻害的发生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bǎo
- 注音ㄅㄠˇ
- 笔划9
- 繁体保
- 五笔WKSY
- 五行水
(1)(动)保护;保卫:~家卫国。
(2)(动)保持:~温。
(3)(动)保证;担保做到:~质~量。
(4)(动)担保(不犯罪、不逃走等):~释。
(5)(名)保人;保证人:作~|押~。
(6)(名)旧时户籍的编制单位。
(7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