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含民的词语
地广民众 dì guǎng mín zhòng
广:宽阔。地域辽阔,人口众多防民之口,甚于防水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shuǐ
词语解释⒈ 防:阻止;甚:超过。想堵住人民的嘴,比堵塞河水还难。指不让人民说话,是不明智的。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 fáng mín zhī kǒushèn yú fáng chuān
词语解释⒈ 防:阻止;甚:超过。阻止人民进行批评的危害,比堵塞河川引起的水患还要严重。指不让人民说话,必有大害。国语辞典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[ fáng mín zhī kǒu shèn yú fáng chuān ]⒈ 防堵百姓的口,比防堵河流所造成的后果更严重。也作「防民之口,甚于防水」、「防人之口,甚于防川」。引《国语·周语上》:「防民之口,甚于防川。川壅而溃,伤人必多,民亦如之。」独夫民贼 dú fū mín zéi
(1) 独夫:人所共弃的统治者。民贼:残害人民的人。指暴虐无道、祸国殃民的统治者 英 autocrat and traitor to the people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 chá hā ěr mín zhòng kàng rì tóng méng jūn
词语解释⒈ 1933年5月,冯玉祥等与共产党人合作组成的抗日队伍。1933年春,日本侵略军攻占热河,向河北、察哈尔进犯。5月,原西北军将领冯玉祥、吉鸿昌(共产党员)、方振武等以部分西北军旧部为基础,在张家口成立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,冯玉祥任总司令。同盟军抗击日伪军进犯,先后收复不少失地,部队从几千人发展到十余万人。8月,在蒋介石的破坏和威胁下,冯玉祥离开张家口,吉鸿昌、方振武等宣布成立抗日讨贼军,继续在热河、长城一带抗击日伪军和国民党军的夹攻,至9月底失败。保民官 bǎo mín guān
古代罗马的一种特殊官职。约公元前年平民与贵族斗争取得第一次重大胜利后的成果。安土息民 ān tǔ xī mín
安定社会秩序,让人民休养生息。安民济物 ān mín jì wù
指安抚百姓;旧时用来形容朝廷大臣的抱负。游民 yóu mín
(1) 流离失所的人 英 vagrant;vagabond网民 wǎng mín
做眼线的百姓。人民 rén mín
1. 指作为社会基本成员主体的劳动群众。 例 人民出城者数万计。——《广州军务记》 英 people; 2. 一个国家的普通人,区别于少数有特权者。 3. 人类。 例 上古之时,人民少而禽兽众。——《韩非子·五蠹》入民 rù mín
谓得民心。民国 mín guó
(1) 指中华民国,从1912年起, 到1949年止 英 the Repbulic of China (1912-1949)民俗 mín sú
(1) 民众的习惯;民间风俗 英 folkway;folk custom民法 mín fǎ
(1) 规定并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间、法人间及公民与法人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英 civil law民兵 mín bīng
1. 不脱离生产的群众性人民武装组织。也称其成员。 英 militia,people’s militia; 2. 古时称列入兵籍,平日从事农业生产,战时应召入伍的农民。民乐 mín yuè
(1) 民间的音乐 英 folk music民房 mín fáng
(1) 产权归个人的住宅,房屋 英 a house owned by a citizen民本 mín běn
1.民众是国家的根本。 2.民间的奏本。民力 mín lì
(1) 民众的人力、物力、财力 英 financial resources of the people国民 guó mín
1. 全国民众。 英 national; citizen; 2. 今指取得一国国籍的人,即该国国民。便民 biàn mín
(1) 方便民众的 例 上海民航实行便民措施 英 convenient for the public难民 nàn mín
(1) 指遭到自然灾害或人为灾祸而生活无着落、流离失所的人 英 refugee顺民 shùn mín
(1) 指归附新统治者或外族侵略者的人 例 含贬义 英 docile subject伤化虐民 shāng huà nüè mín
伤:伤害;化:风俗;虐:残害。破坏传统的风尚习俗,残害平民百姓。 出处:《三国志·魏志·袁绍传》裴松之注引《魏晋春秋》:“司空曹操,祖父腾,故中常侍,与左悺、徐璜并作妖孽,饕餮放横,伤化虐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