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含黄的词语
黄海海战 huáng hǎi hǎi zhàn
词语解释⒈ 又称“大东沟之役”。中日甲午战争中的一次海战。1894年9月17日丁汝昌率舰队护送运兵船返航时,在黄海海面突遭日本舰队袭击,丁汝昌下令应战。中国致远号、经远号在管带邓世昌、林永升指挥下,奋勇作战,直至战舰沉没。此役激战五小时,参战军舰各十二艘。日本舰队五艘遭重创,死伤六百余人;中国舰队损失六艘,死伤千余人。黄海松石图 huáng hǎi sōng shí tú
词语解释⒈ 中国画。清代弘仁作。纸本立轴。水墨。画面为安徽黄山后海一带景色。左侧近景崖壁陡峭,高巅入云,奇松夭矫,横枝下探。右侧一高一低两远峰与左侧呼应。构图简洁疏宕,笔墨秀逸凝重。黄梅不落青梅落 huáng méi bù luò qīng méi luò
词语解释⒈ 比喻青年人比老年人早亡。黄麻起义 huáng má qǐ yì
词语解释⒈ 1927年11月13日,共产党人潘忠汝、吴光浩等领导湖北黄安(今红安)、麻城农民举行武装起义,攻占黄安县城,成立了黄安县苏维埃政府和工农革命军鄂东军。12月上旬遭到国民党军队的围攻,一部分工农革命军突围转移到黄陂县木兰山开展游击战争。1929年5月建立了鄂豫边革命根据地。黄米 huáng mǐ
(1) 黍子去了壳的子实,比小米稍大,颜色很黄,煮熟后很粘 英 glutinous millet黄本 huáng běn
1.宋时称用雌黄书写的国史。 2.宋时用黄纸印写的书籍。黄包车 huáng bāo chē
(1) 〈方〉人拉车 英 rickshaw黄牓 huáng bǎng
词语解释黄牓[ huáng bǎng ]⒈ 见“黄榜”。引证解释⒈ 见“黄榜”。黄白物 huáng bái wù
指金银器。黄草 huáng cǎo
草名。荩草的别称。多用于编织生活用品。 草名。艾草的别称。见明·李时珍《本草纲目•草四•艾》。黄丹 huáng dān
铅的一种氧化物。可作颜料,亦可入药。 树木名。产海南岛。木质坚韧细密,为珍贵木材之一。黄大 huáng dà
指蟹黄。黄场 huáng cháng
黄色的湿润土壤。黄策子 huáng cè zǐ
指科举考试中选入的试卷。黄雏 huáng chú
词语解释黄雏[ huáng chú ]⒈ 幼鸟。引证解释⒈ 幼鸟。引唐 庄南杰 《黄雀行》:“小口黄雏未有知,青天不解高高飞。”黄赤交角 huáng chì jiāo jiǎo
词语解释⒈ 黄道与天赤道之间的夹角。符号以ε表示。其值为23°26′。由于章动,常以18.6年为周期在平均值上下变动9″。黄尘变 huáng chén biàn
晋·葛洪《神仙传•王远》:“麻姑自说云:‘接侍以来,已见东海三为桑田,向到蓬莱,又水浅于往日会时略半耳,岂将复为陵陆乎?’远叹曰:‘圣人皆言海行复扬尘也。’”后以“黄尘变”比喻世事的变化。黄车 huáng chē
黄车使者的略称。黄牙 huáng yá
词语解释黄牙[ huáng yá ]⒈ 黄色的牙齿,如某些种啮齿类的门齿,上面粘染一层黄色。英xanthodont;引证解释⒈ 见“黄芽”。⒉ 黄金的别称。引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金石一·金》﹝释名﹞:“黄牙、太真…… 独孤滔 云:‘天生牙谓之黄牙。’”王闿运 《吴尚书六十寿颂》:“方将佩彫鹰左虎之符,奉黄牙赤玉之璋。”⒊ 硫黄的别称。引明 李时珍 《本草纲目·石三·石硫黄》:“﹝硫黄﹞外家谓之阳侯,亦曰黄牙,又曰黄硇砂。”黄枢 huáng shū
词语解释黄枢[ huáng shū ]⒈ 指门下省。门下省在汉为黄门,位居枢要,故称。⒉ 天枢,北斗星。引证解释⒈ 指门下省。门下省在 汉 为黄门,位居枢要,故称。引《梁书·萧昱传》:“﹝ 萧昱 ﹞迁给事黄门侍郎,上表曰:‘圣监既谓臣愚短,不可试用,岂容久居显禁,徒秽黄枢。’”唐 沉佺期 《移禁司刑》诗:“何功游画省,何德理黄枢。”唐 贾至 《授张孚给事中制》:“宜擢拜於青琐,俾驳议於黄枢。”⒉ 天枢,北斗星。引明 唐顺之 《中岳》诗:“黄枢标正位,紫气护真图。”黄书 huáng shū
书籍。 指黄色书刊。黄洋界保卫战 huáng yáng jiè bǎo wèi zhàn
词语解释⒈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,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在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击溃国民党军的战斗。1928年8月30日,国民党湘军三个团在赣军两个团的策应下,进攻井冈山黄洋界哨口阵地。当时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远在湘西,仅以两个连的兵力,凭借黄洋界天险,将敌击溃,保卫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。黄羊任人 huáng yáng rèn rén
比喻大公无私、任人唯贤。黄言 huáng yán
笙箫之类的乐器。黄水 huáng shuǐ
泛滥的洪水。 体内分泌出的黄色液体。 古水名。在河南省新郑县西北﹐源出自然山﹐东南流入于洧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