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端待举
  • 【拼音】:  

    bǎi duān dài jǔ

  • 【注音】:  

    ㄅㄞˇ ㄉㄨㄢ ㄉㄞˋ ㄐㄨˇ

  • 【常用程度】:  

    常用成语

  • 【字数】:  

    四字成语

  • 【繁体】:  

    百端待舉

  • 【简拼】:  

    BDDJ

  • 【结构】:  

    主谓式成语

  • 【正音】:  

    待;不能读作“shì”。

  • 【年代】:  

    当代成语

  • 【感情色彩】:  

    中性成语

  • 【辩形】:  

    百端待举与“百废待举”有别。百端待举的是要办的;要做的事情;“百废待举”的是应该进行而被废置的事情;适用范围较小。

  • 成语意思

  • 解释:

    端:头;头绪;待:等待;举:举办;做。很多事情要兴办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周恩来《人民政协共同纲领草案的要点》:“经济建设是百端待举,但须有缓急轻重之分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百端待举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事业刚举办或刚接办时。

  • 示例:

    地震过后,百端待举,灾区人民齐心协力,克服各种困难,重建家园。

  • 英语:

    a thousand things wait to be done

  • 俄语:

    всё нужно восстанáвливать и развивáть

  • 近义词:

    百废待举千头万绪

  • 反义词:

    井井有条百废待兴百废俱兴

    • 1、在这百端待举的时候,让我们大显身手吧!
    • 2、洪灾过后,百端待举,大家要克服种种困难。 
    • 3、刚解放时,真是百端待举
    • 4、第一,皇上优礼招抚;第二,故乡百端待举;第三,叶落终需归根。
    • 5、自从登基之后,百端待举,他整天忙于国家大事,早朝、午朝,还要参加“学习班”。
    • 6、由于晋大乱之余,百端待举,国力尚薄,文公对勤王事宜迟疑不决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bǎi
    • 注音ㄅㄞˇ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DJF

    (1)(名)数目十个十:二~个学生。

    (2)(名)表示很多:~货|~花齐放|~科全书。

    • 拼音duān
    • 注音ㄉㄨㄢ
    • 笔划1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UMDJ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(东西)的头:两~。

    (2)(名)项目、点:举其一~。

    (3)姓。

    (4)(动)平举着拿:~茶。

    (5)(形)端正、正派:~坐。

    • 拼音dài,dāi
    • 注音ㄉㄞˋ,ㄉㄞ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TFFY

    dài

    1. 等,等候:待到。待旦。拭目以待。

    2.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:对待。招待。待遇。待人接物。

    3. 将,要(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):正待出门,有人来了。

    dāi

    1. 停留,逗留,迟延:你待一会儿再走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ㄐㄩˇ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IWFH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往上托;往上伸:~重|~手|高~着红旗。

    (2)(动)举动:义~|壮~|一~一动|一~两得。

    (3)(动)兴起:义~|~兵|~火。

    (4)(动)〈书〉生(孩子):~一男。

    (5)(动)推选;选举:推~代表|公~他做学习组长。

    (6)(名)举人的简称:中~|武~。

    (7)(动)提出:~例。

    (8)(副)〈书〉全:~座(所有在座的人)|~国欢腾|~世闻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