忍饥受冻
  • 【拼音】:  

    rěn jī shòu dòng

  • 【常用程度】:  

    一般成语

  • 【字数】:  

    四字成语

  • 【简拼】:  

    RJSD

  • 【感情色彩】:  

    中性成语

  • 成语意思

  • 解释:

    忍受饥饿与寒冷,形容生活贫困窘迫

  • 出处:

    清·李百川《绿野仙踪》第26回:“家奴逃散一空,惟有一家人董喜,忍饥受冻,常在刑部照料。”

    • 1、另外汉朝出使西域的使节苏武,虽然不懂武功,为了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尊严,忍饥受冻,竟然苦苦支撑十九年,这样的坚贞不渝值得每个华夏儿女尊敬。 ()
    • 2、天下常乱,兵争不休,人民饱受战乱之苦,忍饥受冻,哀鸿遍野。
    • 3、他不把忍饥受冻当作什么苦难。
    • 4、我自小孤苦,幼年时我是天金帝国极北地区一个冰冷小城中的小偷,那时候,我吃不饱、穿不暖,每天过着忍饥受冻的日子。
    • 5、就这样,老者的慈悲胸怀使小妖不用再忍饥受冻,山下凡人也如愿以偿,可谓是功德圆满。
    • 6、忍饥受冻的,安能不留下些沉痼?咳、咳!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rěn
    • 注音ㄖㄣˇ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VYNU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忍耐;忍受:是可~;孰不可~?

    (2)(动)忍心:于心不~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ㄐㄧ
    • 笔划5
    • 繁体飢、饑
    • 五笔QNMN

    (1)饿:~餐渴饮|如~似渴。

    (2)(名)饥荒:大~。

    • 拼音shòu
    • 注音ㄕㄡˋ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EPCU

    (1)(动)接受。

    (2)(动)遭受:~灾。

    (3)(动)忍受;禁受:~不了。

    (4)(动)〈方〉适合:~吃(吃着有味)|~听(听着入耳)。

    • 拼音dòng
    • 注音ㄉㄨㄥˋ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UAIY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(液体或含有水分的东西)遇冷凝固:~肉。

    (2)(动)受冷;感到冷:~手。

    (3)(名)凝结了的汤汁:果~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