耳不忍闻
  • 【拼音】:  

    ěr bù rěn wén

  • 【注音】:  

    ㄦˇ ㄅㄨˋ ㄖㄣˇ ㄨㄣˊ

  • 【常用程度】:  

    常用成语

  • 【字数】:  

    四字成语

  • 【繁体】:  

    耳不忍聞

  • 【简拼】:  

    EBRW

  • 【结构】:  

    主谓式成语

  • 【年代】:  

    古代成语

  • 【感情色彩】:  

    中性成语

  • 成语意思

  • 解释:

    不忍心听,形容情景十分凄惨

  • 出处:

    明 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19卷:“却都是上路逃难来的百姓,哭哭啼啼,耳不忍闻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耳不忍闻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凄惨的场面。

  • 示例:

    《中国的西北角 贺兰山的四边》:“其启行也,数日前号泣震地,耳不忍闻。”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惨不忍闻

    • 1、抚、按及三司文武看见这种光景,每日起来,只朝着北方痛哭,除过死守之外,一个个袖手无策——这种伤心惨目的现状真令人目不忍视,耳不忍闻的了。
    • 2、日本人残害百姓的惨象,真是耳不忍闻
    • 3、出则目不忍视,耳不忍闻,欺诈之徒多于南山之豆,奇技淫巧者更胜于此辈,轻德而重利国之害也。
    • 4、那匹看起来很嚣张的骏马发出一声耳不忍闻的哀鸣,在我的面前人立起来,长大的鼻孔贪婪的吸了最后一口空气,然后轰然倒下。 
    • 5、其夜,只闻得户外行人,奔走不绝,却都是上路逃难来的百姓,哭哭啼啼,耳不忍闻
    • 6、惨象,已使我目不忍视了;流言,尤使我耳不忍闻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ěr
    • 注音ㄦˇ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BGHG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:~朵。

    (2)(名)形状像耳朵的东西:木~。

    (3)(形)位置在两旁的:~房。

    (4)文言助词;罢了:技止此~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ㄅㄨˋ,ㄈㄡˇ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II

    [ bù ]

    1. 副词。

    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    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
    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    • 拼音rěn
    • 注音ㄖㄣˇ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VYNU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忍耐;忍受:是可~;孰不可~?

    (2)(动)忍心:于心不~。

    • 拼音wén
    • 注音ㄨㄣˊ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UBD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听见:~见。

    (2)(名)消息:新~。

    (3)(名)名声:艳~。

    (4)(名)知识;见闻:博学多~。

    (5)(动)用鼻子嗅:味道好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