穷不失义
qióng bù shī yì
ㄑㄩㄥˊ ㄅㄨˋ ㄕ 一ˋ
常用成语
窮不失義
QBSY
紧缩式成语
古代成语
中性成语
成语意思
解释:
义:礼义。虽然穷困,但不失礼义。
出处:
《孟子·尽心上》:“故士穷不失义,达不离道。”
语法:
穷不失义作谓语、宾语;指人有骨气。
英语:
poor yet not losing one's righteousness
- 1、资本的天性是冒险逐利,对企业来说,“达不离道”易,“穷不失义”难。
- 2、因此,孟子更强调个人的立志和坚持,强调君子必须“穷不失义,达不离道”。
- 3、正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“精神道统”,孕育出中华儿女穷不失义、达不离道的价值取向,己达达人、兼善天下的行为方式。
- 4、有网友评价说,中国古代有一种人,叫做“士”,穷不失义,达不离道,无恒产而有恒心。
- 5、正因为如此,所以孟子主张,“士穷不失义,达不离道。
- 6、记者看到,屠孝天亲自设计的食品包装袋图案上,清晰地印着“穷不失义,拼搏图强”八个醒目的大字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qióng
- 注音ㄑㄩㄥˊ
- 笔划7
- 繁体窮
- 五笔PWLB
- 五行木
(1)(形)缺乏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;没有钱:~困|~苦|~国。
(2)(形)穷尽:无~无尽|理屈辞~|日暮途~。
(3)(形)用尽、费尽:~兵黩武|~目远望。
(4)(形)彻底(追究):~究|~追猛打。
(5)(形)极端:~凶极恶|~奢极侈。
- 拼音bù
- 注音ㄅㄨˋ,ㄈㄡˇ
- 笔划4
- 繁体不
- 五笔GII
1. 副词。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- 拼音shī
- 注音ㄕ
- 笔划5
- 繁体失
- 五笔RWI
- 五行金
(1)(动)失掉;丢掉:丧~。
(2)(动)没有把握住:~手|~足。
(3)(动)找不着:迷~方向。
(4)(动)没有达到目的:~意。
(5)(动)改变(常态):~声。
(6)(动)违背;背弃:~信|~约。
(7)(动)错误;过失:~误。
与穷不失义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