驽蹇之乘
  • 【拼音】:  

    nú jiǎn zhī chéng

  • 【注音】:  

    ㄋㄨˊ ㄐ一ㄢˇ ㄓ ㄔㄥˊ

  • 【常用程度】:  

    生僻成语

  • 【字数】:  

    四字成语

  • 【繁体】:  

    駑蹇之乗

  • 【简拼】:  

    NJZC

  • 【结构】:  

    偏正式成语

  • 【年代】:  

    古代成语

  • 【感情色彩】:  

    中性成语

  • 成语意思

  • 解释:

    驽:劣马;蹇:跛驴。用劣马或跛驴拉的车子。比喻能力低下

  • 出处:

    东汉·班固《汉书·叙传上》:“驽蹇之乘,不骋千里之途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驽蹇之乘作宾语;用于比喻句。

  • 示例:

    南朝·齐·谢朓《拜中军记室辞隋王笺》:“驽蹇之乘,希沃若而中疲。”
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ㄋㄨˊ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VCCF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驽马;跑不快的马。

    (2)(形)比喻人没有能力:~才|~钝。

    • 拼音jiǎn
    • 注音ㄐㄧㄢˇ
    • 笔划1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FJH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形)跛;行走困难:足~。

    (2)(形)(形)钝;不顺利:~带。

    (3)(名)指驽马。

    (4)(名)姓。

    • 拼音zhī
    • 注音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PPP
    • 五行

    [ zhī ]

    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
    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    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    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    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
    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
    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
    • 拼音chéng,shèng
    • 注音ㄔㄥˊ,ㄕㄥˋ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TUXV
    • 五行

    chéng

    1.  骑,坐:乘马。乘车。乘客。乘警。

    2.  趁着,就着:乘便。乘机(趁着机会)。乘势。乘兴(xìng)。因利乘便。

    3.  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:乘法。乘幂()。乘数。

    4.  佛教的教派或教法:大乘。小乘。上乘。下乘。

    5.  姓。

    shèng

    1.  古代称兵车,四马一车为一乘:乘舆。千乘之国。

    2.  古代称四为乘:乘矢。乘壶。“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”。

    3.  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“乘”,后通称一般的史书:史乘。野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