墙头草
qiáng tóu cǎo
ㄑ一ㄤˊ ㄊㄡˊ ㄘㄠˇ
常用成语
墙頭艸
QTC
偏正式成语
当代成语
贬义成语
成语意思
解释:
比喻无主见的人、顺风倒的人
出处:
冯志《敌后武工队》第23章:“一个人为国家要宁折不弯,别做墙头草。”
语法:
墙头草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。
示例:
莫应丰《将军吟》第26章:“你们这些年轻人,都是墙头草,风吹两边倒的。”
英语:
fence-sitter
- 1、越南爱蹬鼻子上脸,墙头草,耍小聪明,这次蹦跶到九线段打油,那就踹他几脚,踹走他几次,也就老实了。
- 2、李成立说,既不能当墙头草,风吹两面倒,更不能怕唱黑脸、怕碰硬,如果没有公平、公正和公开透明,是不可能获得群众信任的。
- 3、施一向尊重知识分子与社会运动人士,对墙头草或曲学阿世的学者,施从不正眼对待他们,尤其对当权者过分恭维的假道学,向来不遗余力地进行批判。
- 4、独生倒挂墙头草,意欲开花惹蜂蝶,老弱拐脚入墓马,倾力长鸣唤晚伴,得一知己共度虚华人生,潦倒百年留些许灿烂。愿痴情你我,人生寻得真爱,得一遭生命经典。 ()
- 5、我想做的就是做个墙头草,等待着神的指示。
- 6、周队长绝对是个见风使舵的的人物,比墙头草还随风倒,立马改口说“大师,以前有点小误会你别放在心上,以后有什么吩咐尽管说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qiáng
- 注音ㄑㄧㄤˊ
- 笔划14
- 繁体墻
- 五笔FFUK
- 五行土
(名)砖、石或土等筑成的屏障或外围:~壁|~根|~基|~头|~纸|城~|高~|围~|铜~铁壁|狗急跳~。
- 拼音tóu,tou
- 注音ㄊㄡˊ,ㄊㄡ
- 笔划5
- 繁体頭
- 五笔UDI
- 五行火
tóu
1.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、鼻、眼等器官的部分。
2.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:剃~。梳~。平~。分~。你的脸形留这种~不合适。
3.物体的顶端或末梢:山~。笔~儿。中间粗,两~儿细。
4.事情的起点或终点:话~儿。提个~儿。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~儿啊!
5.物品的残余部分:布~儿。蜡~儿。铅笔~儿。
6.头目:李~儿。他是这一帮人的~儿。
7.方面:他们是一~儿的。心挂两~。
8.第一:~等。~号。
9.领头的;次序居先的:~车。~马。~羊。
10.姓。
tou1.(~儿)名词后缀。 a)接于名词性词根:木~。石~。骨~。舌~。罐~。苗~。b)接于动词词根:念~。扣~。饶~。嚼~儿。看~儿。听~儿。c)接于形容词词根:准~。甜~儿。
2.方位词后缀:上~。下~。前~。后~。里~。外~。
与墙头草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