卖剑买牛
  • 【拼音】:  

    mài jiàn mǎi niú

  • 【注音】:  

    ㄇㄞˋ ㄐ一ㄢˋ ㄇㄞˇ ㄋ一ㄡˊ

  • 【常用程度】:  

    一般成语

  • 【字数】:  

    四字成语

  • 【繁体】:  

    賣劍買牛

  • 【简拼】:  

    MJMN

  • 【结构】:  

    连动式成语

  • 【年代】:  

    古代成语

  • 【感情色彩】:  

    中性成语

  • 成语意思

  • 解释:

    卖掉刀剑;买进耕牛。形容改业归农;也形容离开战斗生活;从事生产劳动。

  • 出处:

    东汉 班固《汉书 循吏传 龚遂》:“民有带持刀剑者,使卖剑买牛,卖刀买椟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卖剑买牛连动式;作谓语;含褒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惟有躬耕差可为,卖剑买牛悔不早。(宋 陆游《贫甚作短歌排闷》诗)

  • 英语:

    sell one's swords to buy oxen for farming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偃武修文马放南山刀枪入库

  • 反义词:

    投笔从戎南征北战东征西讨

    • 1、他决定打完仗便卖剑买牛,回家种田去。 
    • 2、王将军战争后卖剑买牛,种豆南山,无疾而终。
    • 3、战争结束,许多军人都卖剑买牛,又回到了田间。
    • 4、汉代时,沧州武术习练已成朝廷之患,汉宣帝时期龚遂就任郡守时,希望通过疏导遏制此地习武之风,鼓励人们“卖刀买犊,卖剑买牛”。
    • 5、中原文化,底蕴深厚,‘卖剑买牛,休养生息’的典故就产生于河南。
    • 6、早在中国汉代,平遥人就开始“卖剑买牛,卖马买犊”,牛肉就进入百姓的日常生活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mài
    • 注音ㄇㄞˋ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FNUD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拿东西换钱(跟‘买’相对):把余粮~给国家。

    (2)(动)为了自己出卖祖国或亲友:~国|~国求荣。

    (3)(动)尽量用出来;不吝惜:~劲儿|~力气。

    (4)(动)故意表现在外面;让人看见:~功|~弄。

    (5)(量)旧时饭馆中称一个菜为一卖:一~炒腰花。

    • 拼音jiàn
    • 注音ㄐㄧㄢˋ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WGIJ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古代兵器;青铜或铁制成;长条形;一端尖;两边有刃;可以佩带。

    • 拼音mǎi
    • 注音ㄇㄞˇ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NUDU

    (1)(动)拿钱换东西(跟“卖”相对):~票|~布。

    (2)(Mǎi)姓。

    • 拼音niú
    • 注音ㄋㄧㄡˊ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RHK
    • 五行

    [ niú ]

    1.哺乳动物,趾端有蹄,头上长一对角,是反刍类动物,力量很大,能耕田拉车,肉和奶可食,角、皮、骨可作器物:牛刀小试(喻有很大的本领,先在小事情上施展一下)。牛黄。牛角。

    2.星名,二十八宿之:牛斗(指牛宿和斗宿二星)。

    3.喻固执或骄傲:牛气。

    4.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