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熊非罴
  • 【拼音】:  

    fēi xióng fēi pí

  • 【注音】:  

    ㄈㄟ ㄒㄩㄥˊ ㄈㄟ ㄆ一ˊ

  • 【常用程度】:  

    生僻成语

  • 【字数】:  

    四字成语

  • 【繁体】:  

    非熊非羆

  • 【简拼】:  

    FXFP

  • 【结构】:  

    联合式成语

  • 【年代】:  

    古代成语

  • 【感情色彩】:  

    中性成语

  • 成语意思

  • 解释:

    罴:熊的一种。不是熊也不是罴。旧指圣主得贤臣的征兆

  • 出处:

    西汉·司马迁《史记·齐太公世家》:“西伯将出猎,卜之,曰:‘所获非龙非彲,非虎非罴;所获霸王之辅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非熊非罴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明·伏雌教主《醋葫芦》第13回:“非熊非罴,得之可以王天下。”

  • 近义词:

    非罴非熊
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fēi
    • 注音ㄈㄟ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DJDD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错误;不对:明辨是~。

    (2)(副)不合于:~法。

    (3)(动)不以为然;反对;责备:~难。

    (4)(副)不是:~卖品。

    (5)(副)表示否定;跟“不”呼应;表示双重否定;意思是一定要这样:~下苦功不可。

    (6)(副)必须;偏偏;不行:~他莫可。

    • 拼音xióng
    • 注音ㄒㄩㄥˊ
    • 笔划1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CEXO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哺乳动物;种类很多。

    (2)(名)姓。

    (3)(动)〈方〉斥责:~人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ㄆㄧˊ
    • 笔划1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LFCO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即棕熊;哺乳动物;肩部隆起;毛一般棕褐色。掌和肉可以吃;胆可入药;皮可做褥子。也叫马熊或人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