拖拖拉拉
  • 【拼音】:  

    tuō tuō lā lā

  • 【注音】:  

    ㄊㄨㄛ ㄊㄨㄛ ㄌㄚ ㄌㄚ

  • 【常用程度】:  

    常用成语

  • 【字数】:  

    四字成语

  • 【繁体】:  

    拕拕拉拉

  • 【简拼】:  

    TTLL

  • 【结构】:  

    联合式成语

  • 【年代】:  

    近代成语

  • 【感情色彩】:  

    贬义成语

  • 成语意思

  • 解释:

    宽松摇曳的样子。借指以拖延为特征的行动、习惯或性格

  • 出处:

   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29回:“此时初秋天气,身上穿一件大袖子三尺八寸长的浅蓝竹布衫,拖拖拉拉,底下已遮过膝盖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拖拖拉拉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人办事。

  • 示例:

    邓小平《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不能慢慢吞吞,拖拖拉拉,议而不决,决而不行。”

  • 英语:

    procrastination

  • 俄语:

    канителить<медлительный>

  • 其他:

    <德>bei der Arbeit sǎumig sein<法>négligent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拖拖沓沓拖泥带水

  • 反义词:

    雷厉风行

    • 1、我做事经常会拖拖拉拉结果写个作业也要一个多小时。
    • 2、装修的人总是拖拖拉拉,到后来就加班加点的赶。
    • 3、现代社会要求快节奏、高效率,老牛破车,拖拖拉拉是要落伍的。
    • 4、小明做事总是拖拖拉拉的。
    • 5、表妹做事拖拖拉拉结果连上学都会迟到,真的该死。
    • 6、小红做作业总是拖拖拉拉的,每次都要做到很晚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tuō
    • 注音ㄊㄨㄛ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RTBN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拉着物体使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

    (2)在身体后面耷拉着:~着辫子|~带。

    (3)拖延:~拉|~欠。

    • 拼音lā,lá,lǎ
    • 注音ㄌㄚ,ㄌㄚˊ
    • 笔划,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RU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