拖泥带水
  • 【拼音】:  

    tuō ní dài shuǐ

  • 【注音】:  

    ㄊㄨㄛ ㄋ一ˊ ㄉㄞˋ ㄕㄨㄟˇ

  • 【常用程度】:  

    常用成语

  • 【字数】:  

    四字成语

  • 【繁体】:  

    拕泥帶水

  • 【简拼】:  

    TNDS

  • 【结构】:  

    联合式成语

  • 【正音】:  

    水;不能读作“suǐ”。

  • 【年代】:  

    古代成语

  • 【感情色彩】:  

    贬义成语

  • 【辩形】:  

    带;不能写作“代”。

  • 成语意思

  • 解释:

    拖着泥带着水。比喻说话、作文不简洁;做事不干脆利落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宋 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:“主人勤拳,带累阇梨,拖泥涉水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拖泥带水联合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这篇文章拖泥带水,读起来索然无味。

  • 英语:

    do things sloppily

  • 俄语:

    тянуть канитель<канителить>

  • 日语:

    (言葉·行動が)はきはきしていない

  • 其他:

    <德>umstǎndlich<法>se traǐner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婆婆妈妈牵丝攀藤藕断丝连优柔寡断拖拖拉拉

  • 反义词:

    简明扼要直截了当雷厉风行干脆利落干净利落斩钉截铁

    • 1、写文章要简洁明了,不能拖泥带水
    • 2、写文章要言简意赅,不要拖泥带水,长篇累牍。
    • 3、首先,得要求思想明确,这样,话才不会讲得拖泥带水
    • 4、写作不能拖泥带水,要言简意赅。
    • 5、妈妈做事一向干脆,绝不拖泥带水
    • 6、他主持会议时,常常拖泥带水地说个没完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tuō
    • 注音ㄊㄨㄛ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RTBN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拉着物体使挨着地面或另一物体的表面移动

    (2)在身体后面耷拉着:~着辫子|~带。

    (3)拖延:~拉|~欠。

    • 拼音ní,nì
    • 注音ㄋㄧˊ,ㄋㄧˋ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INXN
    • 五行

    • 拼音dài
    • 注音ㄉㄞˋ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KPH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带子:皮~。

    (2)(名)地域:江浙一~。

    (3)(名)轮胎:自行车~子。 

    (4)(名)白带;妇女生殖器分泌的乳白色或淡黄色黏液。

    (5)(动)随身拿着

    (6)(动)捎带做某事

    (7)(动)连着;附带

    (8)(动)引导

    (9)(动)带动

    (10)(动)含用

    • 拼音shuǐ
    • 注音ㄕㄨㄟˇ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IIII

    (1)(名)水。

    (2)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;最简单的氢氧化合物;无色、无臭、无味的液体。

    (3)河流:汉~。

    (4)指江、河、湖、海、洋:~上人家。

    (5)(~儿)稀的汁:药~。

    (6)指附加的费用或额外的收入:外~。

    (7)指洗的次数:这衣裳洗几~也不变色。

    (8)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