蟹匡蝉緌
  • 【拼音】:  

    xiè kuāng chán ruí

  • 【注音】:  

    ㄒ一ㄝˋ ㄎㄨㄤ ㄔㄢˊ ㄖㄨㄟˊ

  • 【常用程度】:  

    生僻成语

  • 【字数】:  

    四字成语

  • 【繁体】:  

    蠏匡蟬緌

  • 【简拼】:  

    XKCR

  • 【结构】:  

    联合式成语

  • 【年代】:  

    古代成语

  • 【感情色彩】:  

    贬义成语

  • 成语意思

  • 解释:

    匡:背壳;緌:蝉的针吻。比喻名是实非,两不相干。

  • 出处:

    《礼记·檀公下》:“成人有其兄死而不为衰者,闻子皋将为成宰,遂为衰。成人曰:‘蚕则绩而蟹有匡,范则冠而蝉有緌;兄则死而子皋为之衰。’”

  • 语法:

    蟹匡蝉緌作宾语、定语;指名不副实。

  • 示例:

    《东坡志林》第二卷:“乃知蟹匡蝉緌,不独成人之弟也。”
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xiè
    • 注音ㄒㄧㄝˋ
    • 笔划1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QEVJ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螃蟹:~黄|~粉|虾兵~将。

    • 拼音kuāng
    • 注音ㄎㄨㄤ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AGD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〈书〉纠正:~正|~谬。

    (2)(动)〈书〉帮助;救:~助。

    (3)(动)〈方〉估计:~计|~算。

    (4)(动)料

    (5)(动)(多见于早期白话):不~。

    (6)(动)(Kuānɡ)姓。

    • 拼音chán
    • 注音ㄔㄢˊ
    • 笔划1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JUJF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一种昆虫。种类很多;雄的腹部有发音器;能发出尖锐的声音。也叫“知了”:~蛹|~翼。

    • 拼音ruí
    • 注音ㄖㄨㄟˊ
    • 笔划1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XTVG

    1.古时帽带打结后下垂的部分:“葛履五两,冠~双止。”

    2.像缨饰的下垂物。

    3.古代指有虞氏的旌旗,后泛指旌旗或旗帜的垂流。

    4.系结。

    5.继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