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ǒu ruò xuán hé
ㄎㄡˇ ㄖㄨㄛˋ ㄒㄨㄢˊ ㄏㄜˊ
常用成语
口若懸河
KRXH
主谓式成语
若;不能读作“kǔ”。
古代成语
中性成语
见“侃侃而谈”(564页)。
成语意思
解释:
若:像;悬河:瀑布;激流奔泻。说起话来像河水倾泻一样滔滔不绝。形容口才好;能言善辩。
出处:
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赏誉》:“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,注而不竭。”
语法:
口若悬河主谓式;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示例:
知县见他说的口若悬河,又是本朝确切贼,不由得不信。(清 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四回)
英语:
talk glibly
俄语:
язык хорошо подвешен
日语:
弁舌がさわやかである,立(た)て板(いた)に水,立て板に水を流(なが)すように弁舌である
其他:
<德>wie ein Wasserfall reden<法>avoir la langue bien pendue<拉>copia verborum
近义词:
反义词:
- 1、只听他口若悬河地在那儿瞎吹,却不见有几个人在听。
- 2、同班同学小刘每次讲起武侠故事就口若悬河,一时半会停不下来。
- 3、老刘这人别看他讲起话来口若悬河,实际上肚子里并没有什么真才实学。
- 4、他是个口若悬河的,兴致勃勃的,讨人喜欢的健谈家。
- 5、没有口若悬河的本事,怎能成为演说家?
- 6、他善于辞令,口若悬河,真是当外交官的人才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kǒu
- 注音ㄎㄡˇ
- 笔划3
- 繁体口
- 五笔KKKK
- 五行木
(1)(名)人或动物进饮食的器官;有的也是发声器官的一部分。俗称嘴。
(2)(名)(~儿)容器通外面的地方:瓶子~儿|碗~儿。
(3)(名)(~儿)出入通过的地方:出~|入~|门~儿|胡同~儿。
(4)(名)长城的关口;多用做地名;也泛指这些关口:~外|喜峰~|西~羊皮。
(5)(名)(~儿)破裂的地方;大的豁口:伤~|衣服撕了个~儿。
(6)(名)刀、剑、剪刀的刃:刀卷~了。
(7)(名)驴马等的年龄:六岁~|这匹马~还年轻。
(8)(量)表示人或动物的量:一家五~人|三~猪|一~钢刀。
- 拼音ruò,rě
- 注音ㄖㄨㄛˋ,ㄖㄜˇ
- 笔划8
- 繁体若
- 五笔ADKF
- 五行木
ruò
1. 如果,假如:若果。倘若。假若。天若有情天亦老。
2. 如,像:年相若。安之若素。旁若无人。置若罔闻。门庭若市。
3. 你,汝:若辈。“更若役,复若赋,则何如?”
4. 约计:若干(gān )。若许。
5. 此,如此:“以若所为,求若所欲,犹缘木而求鱼也。”
6. 顺从:“曾孙是若。”
7. 指“海若”(古代神话中的海神):“望洋向若而叹。”
8. 指“若木”(古代神话中的树名)。
9. 指“杜若”(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):“沐兰泽,含若芳”。若英(“杜若”的花)。
10. 文言句首助词,常与“夫”合用:“若夫阴雨霏霏,连月不开。”
11.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,表示事物的状态:“桑之未落,其叶沃若”。
rě1. 〔般若〕见“般3”。
- 拼音xuán
- 注音ㄒㄩㄢˊ
- 笔划11
- 繁体懸
- 五笔EGCN
- 五行木
(1)(动)挂:倒~。
(2)(动)公开揭示:~赏。
(3)(动)抬;不着地:~腕。
(4)(动)无着落;没结果:~案。
(5)(动)挂念:~念。
(6)(动)凭空设想:~拟|~想。
(7)(动)距离远;差别大:~隔|~殊。
(8)(形)〈方〉危险:好~。
与口若悬河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