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ōng ěr bù wén
ㄔㄨㄥ ㄦˇ ㄅㄨˋ ㄨㄣˊ
常用成语
充耳不聞
CEBW
偏正式成语
充;不能读作“cōnɡ”。
近代成语
贬义成语
充耳不闻和“不闻不问”都有“对事物冷淡、不关心”的意思。但充耳不闻指冷淡;不关心的行动;比较具体;“不闻不问”指冷淡、不关心的态度;比较概括。
成语意思
解释:
充:塞住;闻:听。塞住耳朵不听。形容不听别人的意见或劝告。
出处:
清 李渔《奈何天 闹封》:“边陲告急,司转运者,充耳不闻。”
语法:
充耳不闻连动式;作谓语;含贬义,表示对别人的意见不在意。
示例:
这里袁伯珍只装作充耳不闻,一面出了告示,按户收起捐来。(清 无名氏《官场维新记》第九回)
英语:
shut one's ears and refuse to listen
俄语:
оставáться глухим
日语:
耳(みみ)をふさいで聞こうとしない
其他:
<德>vor etwas sein Ohr verschlieβen<法>faire la sourde oreille à
近义词:
反义词:
- 1、我充耳不闻他们的编派。
- 2、他只要一专心,屋外隆隆的车声,他都可以充耳不闻。
- 3、你怎么能对老师苦口婆心的劝导充耳不闻呢?
- 4、群众的呼声,我们岂能充耳不闻?
- 5、一放假我就自由了,对妈妈的唠叨我充耳不闻,早上睡到自然醒,只是这样的日子不长啊!开学转眼即到。
- 6、老师讲了半天,你却充耳不闻,一句也没听进去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chōng
- 注音ㄔㄨㄥ
- 笔划6
- 繁体充
- 五笔YCQB
- 五行土
(1)(动)满;足:~分|~足(多到能满足需要)|~其量(表示做最大限度的估计;至多)。
(2)(动)装满;塞住:~电|~耳不闻。
(3)(动)担任;当:~当|~任(担任)。
(4)(动)冒充:~行家。
(5)姓。
- 拼音ěr
- 注音ㄦˇ
- 笔划6
- 繁体耳
- 五笔BGHG
- 五行火
(1)(名)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:~朵。
(2)(名)形状像耳朵的东西:木~。
(3)(形)位置在两旁的:~房。
(4)文言助词;罢了:技止此~。
- 拼音bù
- 注音ㄅㄨˋ,ㄈㄡˇ
- 笔划4
- 繁体不
- 五笔GII
1. 副词。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与充耳不闻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