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ǒu dì fàng shǐ
一ㄡˇ ㄉ一ˋ ㄈㄤˋ ㄕˇ
常用成语
YDFS
偏正式成语
的;不能读作“dí”或“de”。
古代成语
中性成语
见“对症下药”(266页)。
成语意思
解释:
的:靶子;矢:箭。对准靶子射箭。比喻言论、行动有针对性;目标明确。
出处:
宋 叶适《水心别集》:“论立于此,若射之有的也,或百步之外,或五十步之外,的必先立,然后扶弓注矢以从之。”
语法:
有的放矢连动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宾语、状语;含褒义。
示例:
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,怎样互相联系呢?拿一句通俗的话来讲,就是“有的放矢”。(毛泽东《整顿党的作风》)
英语:
have a definite object in view
俄语:
стáвить пéред собóй цель<быть целеустремлённым>
日语:
的(まと)があって矢(や)を放(はな)つ
其他:
<德>den Pfeil gezielt (od. mit dem Ziel vor Augen) abschieβen<法>agir avec un objectif précis
近义词:
反义词:
- 1、我们要考虑到所有可能,事情执行起来才能做到有的放矢。
- 2、写读书笔记时要扣住原文,有的放矢,这样才能写出自己的真感受。
- 3、王老师讲课,总能抓住重点,有的放矢,受到同学们的欢迎。
- 4、每个人做事都要有的放矢。
- 5、做学生的思想作,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数,有的放矢,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预期目的。
- 6、我们的计划应有的放矢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yǒu,yòu
- 注音ㄧㄡˇ,ㄧㄡˋ
- 笔划6
- 繁体有
- 五笔DEF
- 五行土
yǒu
1. 存在:有关。有方(得法)。有案可稽。有备无患。有目共睹。
2. 表示所属:他有一本书。
3. 表示发生、出现:有病。情况有变化。
4. 表示估量或比较:水有一丈多深。
5. 表示大、多:有学问。
6. 用在某些动词前面表示客气:有劳。有请。
7. 无定指,与“某”相近:有一天。
8. 词缀,用在某些朝代名称的前面:有夏。有宋一代。
yòu1. 古同“又”,表示整数之外再加零数。
- 拼音de,dí,dì,dī
- 注音ㄉㄧˊ,ㄉㄧˋ,˙ㄉㄜ
- 笔划8
- 繁体的
- 五笔RQYY
de
1.用在定语的后面。
a)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一般的修饰关系:铁~纪律。幸福~生活。
b)定语和中心词之间是领属关系:我~母亲。大楼~出口。
c)定语是人名或人称代词,中心词是表示职务或身份的名词,意思是这个人担任这个职务或取得这个身份:谁~介绍人?
d)定语是指人的名词或人称代词,中心词和前边的动词合起来表示一种动作,意思是这个人是所说的动作的受事:开他~玩笑。找我~麻烦。
2.用来构成没有中心词的“的”字结构。
a)代替上文所说的人或物:这是我~,那才是你~。菊花开了,有红~,有黄~。
b)指某一种人或物:男~。送报~。我爱吃辣~。
c)表示某种情况、原因:大星期天~,你怎么不出去玩儿玩儿?。无缘无故~,你着什么急?
d)用跟主语相同的人称代词加“的”字做宾语,表示别的事跟这个人无关或这事儿跟别人无关:这里用不着你,你只管睡你~去。
e)“的”字前后用相同的动词、形容词等,连用这样的结构,表示有这样的,有那样的:推~推,拉~拉。说~说,笑~笑。大~大,小~小。
3.这个用法限于过去的事情。
4.用在陈述句的末尾,表示肯定的语气:这件事儿我知道~。
5.用在两个同类的词或词组之后,表示“等等、之类”的意思:破铜烂铁~,他捡来一大筐。老乡们沏茶倒水~,待我们很亲热。
6.用在两个数量词中间。
a)表示相乘:这间屋子是五米~三米,合十五平方米。
b)表示相加:两个~三个,一共五个。
dí1.真实;实在:~当。~确。
2.“的”字在口语中一般读阴平(dī)。
dì箭靶的中心:目~。无~放矢。众矢之~。
dī(外)“的士”(出租车)的省称:打~。~哥(称男性出租车司机)。
- 拼音fàng
- 注音ㄈㄤˋ
- 笔划8
- 繁体放
- 五笔YTY
- 五行水
(1)(动)解脱约束:释~。
(2)(动)任意;随便:~任。
(3)(动)发出:~光。
(4)(动)扩展:~大。
(5)(动)搁;置:~在桌子上。
(6)(动)古指把人驱逐到边远的地方:流~。
与有的放矢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