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ī hū bǎi yìng
一ˋ ㄏㄨ ㄅㄞˇ 一ㄥˋ
常用成语
一嘑百應
YHBY
紧缩式成语
应;不能读作“yīnɡ”。
古代成语
中性成语
见“一呼百诺”(1152页)。
成语意思
解释:
呼:召唤。应:响应。一人发出号召;众人纷纷响应。
出处:
明 天然痴叟《石点头》:“因是爪牙四布,一呼百应,远近闻名,人人畏惧,是一个公行大盗,通天神棍。”
语法:
一呼百应紧缩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褒义。
示例:
农会会员漫山遍野,梭镖短棍一呼百应,土匪无处藏踪。(毛泽东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》)
英语:
be able to rally multitudes at one's call
俄语:
найти всеобщий отклик
日语:
一人の呼びかけで多くの人が応 (おう)ずる
其他:
<法>une personne laucet-elle un appel,cent autres répondent aussitǒt
近义词:
反义词:
- 1、洪秀全树起太平天国大旗后,天下一呼百应,汇成了声势浩大的起义洪流。
- 2、又是你的生日,愿你拥有一生一世的追求,一心一意的对象,一呼百应的朋友,一
- 3、孙悟空居然也装模作样地当起了一呼百应的“齐天大圣”,不得意。
- 4、秦始皇死后,陈胜、吴广揭竿而起,天下一呼百应。
- 5、推翻反动统治,人们一呼百应。
- 6、陈胜揭竿起义,天下立即一呼百应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yī
- 注音ㄧ
- 笔划1
- 繁体一
- 五笔GGLL
-
(1)(数)数目;最小的正整数。
(2)(形)同一:~视同仁|咱们是~家人|咱们~路走|这不是~码事。
(3)(形)另一:番茄~名西红柿。
(4)(形)全;满:~冬|~生|~路平安|~屋子人|~身的汗。
(5)(形)专一:~心~意。
(6)(副)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;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。
a)用在重叠的动词(多为单音)中间:歇~歇|笑~笑。
b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:歇~歇|笑~笑。
c)用在动词之后;动量词之前。
(7)(副)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;表示先做某个动作(下文说明结果):~跳跳了过去|~脚把它踢开。
(8)(副)一旦;一经:~失足成千古恨。
(9)(助)〈书〉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:~何速也|为害之甚;~至于此!
(10)(名)初次,第一次。
- 拼音hū
- 注音ㄏㄨ
- 笔划8
- 繁体呼
- 五笔KTUH
- 五行水
(1)(动)生物体把体内的气体排出体外(跟‘吸’相对):~吸|~出一口气。
(2)(动)大声喊:~声|欢~|~口号|大声疾~。
(3)(动)叫;叫人来:直~其名|一~百诺|~之即来;挥之即去。
(4)(Hū)姓。
(5)象声词:北风~~地吹。
- 拼音bǎi
- 注音ㄅㄞˇ
- 笔划6
- 繁体百
- 五笔DJF
(1)(名)数目十个十:二~个学生。
(2)(名)表示很多:~货|~花齐放|~科全书。
- 拼音yīng,yìng
- 注音ㄧㄥ,ㄧㄥˋ
- 笔划7
- 繁体應
- 五笔YID
- 五行土
yīng
1. 该,当,又引申料想理该如此:应当。应该。应分(fèn )。应有尽有。
2. 回答:答应。喊他不应。应承。
3. 随,即:“桓督诸将周旋赴讨,应皆平定”。
4. 姓。
yìng1. 回答或随声相和:应答。呼应。应对(答对)。应和(hè)。反应(a.化学上指物质发生化学变化,产生性质和成分与原来不同的新物质;b.人和动物受到刺激而发生的活动和变化;c.回响,反响)。
2. 接受,允许,答应要求:应邀。应聘。应考。
3. 顺合,适合:顺应。适应。应机。应景。应时。应用文。
4. 对待:应付。应变。应酬。
与一呼百应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