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轰大嗡
dà hōng dà wēng
ㄉㄚˋ ㄏㄨㄥ ㄉㄚˋ ㄨㄥ
一般成语
大轟大嗡
DHDW
中性成语
成语意思
解释:
形容不注重实际,只在形式上轰轰烈烈。如:我们干工作要脚踏实地,不要大轰大嗡。
- 1、有些党员干部衙门习气浓厚,口大气粗、爱讲排场;有些党员干部做事情,首先想的是能不能弄出“大动静”、引起领导重视,大轰大嗡、急于求成。
- 2、大轰大嗡,一哄而起,盲目的杀鸡取卵式的开发,为了追求一时的经济效益而不顾社会效益,其结果必然是既失去了资源又失去市场。
- 3、坚持真抓实干,说实话、办实事、求实效,坚决反对形式主义、大轰大嗡、虚报浮夸、弄虚作假等坏风气,创造经得起实践、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。
- 4、官员问责制、废除收容制度、减免农业税、地方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等,都是在没有大轰大嗡的情况下建立的扎实而有效的制度安排。
- 5、要深下去、严起来,不搞花拳绣腿,不搞大轰大嗡,老问题决不能反复出现,隐患必须认真对待严格整改。
- 6、但辩证唯物主义原理告诉我们,任何事物都要遵循客观规律,一切从实际出发,而不是靠大轰大嗡,甚至蛮干来达成目标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dà,dài
- 注音ㄉㄚˋ,ㄉㄞˋ,ㄊㄞˋ
- 笔划3
- 繁体大
- 五笔DDDD
dà
1.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2. 指大小的对比,比如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3.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
4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5. 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6. 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7. 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8. 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9.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
dài1. 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2. 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tài1. 古通“太”。
2. 古通“泰”。
- 拼音hōng
- 注音ㄏㄨㄥ
- 笔划8
- 繁体轟
- 五笔LCCU
- 五行水
(1)象声词:突然~的一声;震得山鸣谷应。
(2)(动)(雷)鸣;(炮)击;(火药)爆炸:~炸|~击|雷~电闪。
(3)(动)赶;驱逐:~麻雀|他摇着鞭子~牲口|把他~出去。
与大轰大嗡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