惠施之谋
huì shī zhī móu
ㄏㄨㄟˋ ㄕ ㄓ ㄇㄡˊ
生僻成语
僡施之謀
HSZM
偏正式成语
古代成语
中性成语
成语意思
解释:
比喻兼听则聪,善于听取不同的意见才能明察善断
出处:
战国·韩·韩非《韩非子·内储说上》:“张仪欲以秦、韩与魏之势伐齐、荆,而惠施欲以齐、荆偃兵,二人争之。”
语法:
惠施之谋作主语、宾语;指要善于听取意见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huì
- 注音ㄏㄨㄟˋ
- 笔划12
- 繁体惠
- 五笔GJHN
- 五行水
(1)(名)好处;恩惠:小恩小~|施~于人|受~于人。
(2)(动)给人好处:互利互~|平等互~。
(3)(副)敬辞;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。~临|~顾|~存。
(4)(Huì)姓。
- 拼音shī
- 注音ㄕ
- 笔划9
- 繁体施
- 五笔YTBN
- 五行金
(1)(动)施行;施展:实~|~工。
(2)(动)给予:~礼。
(3)(动)施舍:~与。
(4)(名)在物体上加某种东西:~肥。
(5)姓。
- 拼音zhī
- 注音ㄓ
- 笔划3
- 繁体之
- 五笔PPPP
- 五行火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与惠施之谋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