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惯不惊
jiàn guàn bù jīng
ㄐ一ㄢˋ ㄍㄨㄢˋ ㄅㄨˋ ㄐ一ㄥ
一般成语
見慣不驚
JGBJ
补充式成语
古代成语
中性成语
成语意思
解释:
经常看到,习以为常。
出处:
宋·邵雍《首尾吟135首》:“见惯不惊新物盛,话长难说故人稀。”
语法:
见惯不惊作谓语、宾语;指不以为然。
示例:
朱自清《笑的历史》:“他们见惯不惊,也就只好由我了。”
近义词:
- 1、对他来说,这种事早已是见惯不惊。
- 2、社会上不正之风严重,有些人已经见惯不惊,恬不为怪了。
- 3、看守所里的值班警察对监号里所发生的一切似乎见惯不惊,也没多问,不一刻,在看押武警的监视下,光头等人就被号子里的在押犯七手八脚的抬了出去。
- 4、这可能似乎是个很简单的问题,但行业中因为这个原因导致的s失败已经让人见惯不惊了。
- 5、兴高采烈的人群聚集在“环球飞行者”号和这位0岁高龄的驾驶员身边,见证这一壮举载入世界记录。近年来,对福塞特来说,这几乎已是见惯不惊了。
- 6、几乎没有一个纽瓦克居民没受过暴力事件的影响。这座新泽西州最大的城市已久经磨难,见惯不惊了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jiàn,xiàn
- 注音ㄐㄧㄢˋ,ㄒㄧㄢˋ
- 笔划4
- 繁体見
- 五笔MQB
- 五行木
jiàn
1. 看到:看见。罕见。见微知著。见义勇为。见异思迁。
2. 接触,遇到:怕见风。见习。
3. 看得出,显得出:见效。相形见绌。
4. (文字等)出现在某处,可参考:见上。见下。
5. 会晤:会见。接见。
6. 对事物观察、认识、理解:见解。见地(见解)。见仁见智(指对同一问题各人从不同角度持不同看法)。
7. 助词,表示被动或对我如何:见外。见教。见谅(原谅我)。见笑(被讥笑)。
xiàn1. 古同“现”,出现,显露。
2. 古同“现”,现存。
- 拼音guàn
- 注音ㄍㄨㄢˋ
- 笔划11
- 繁体慣
- 五笔NXFM
- 五行土
(1)(名)习以为常;积久成性;习惯:我劳动~了;一天不干活就不舒服。
(2)(动)纵容(子女)养成不良习惯或作风:娇生~养|不能~着孩子们吃零食。
- 拼音bù
- 注音ㄅㄨˋ,ㄈㄡˇ
- 笔划4
- 繁体不
- 五笔GII
1. 副词。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与见惯不惊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