饿殍遍野
  • 【拼音】:  

    è piǎo biàn yě

  • 【注音】:  

    ㄜˋ ㄆ一ㄠˇ ㄅ一ㄢˋ 一ㄝˇ

  • 【常用程度】:  

    常用成语

  • 【字数】:  

    四字成语

  • 【繁体】:  

    餓殍遍野

  • 【简拼】:  

    EPBY

  • 【结构】:  

    主谓式成语

  • 【正音】:  

    殍;不能读作“fú”;遍;不能读作“piàn”。

  • 【年代】:  

    古代成语

  • 【感情色彩】:  

    贬义成语

  • 【辩形】:  

    殍;不能写作“浮”。

  • 成语意思

  • 解释:

    殍:人饿死后的尸体。饿死的人到处都是。形容老百姓因灾祸饥馑大批饿死的悲惨景象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先秦 孟轲《孟子 梁惠王上》:“庖有肥肉,厩有肥马,民有饥色,野有饿莩,此率兽而食人也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饿殍遍野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分句;含贬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是岁大荒百姓皆食枣菜,饿殍遍野。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

  • 英语:

    In the fields lay people starved to death.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尸横遍野十室九空

  • 反义词:

    人寿年丰民康物阜

    • 1、现在想象饿殍遍野的场景,仍让人感到害怕。
    • 2、那一年中原大旱,赤地千里,饿殍遍野
    • 3、过去,每遇到灾荒,大批农民流离失所,饿殍遍野,惨不忍睹。
    • 4、封建社会时期,每逢灾年,百姓饥寒交迫,饿殍遍野,惨不忍睹。
    • 5、封建社会时期,每逢灾年,百姓饥寒交迫,饿殍遍野
    • 6、在国内,洪水和地震肆虐,赤地千里,饿殍遍野,甚至武士阶级也开始掠夺大名的米仓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è
    • 注音ㄜˋ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QNTT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形)肚子空;想吃东西:很~。

    (2)(动)使受饿:别~着牲口。

    • 拼音piǎo
    • 注音ㄆㄧㄠˇ
    • 笔划11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QEB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〔饿~〕饿死的人。

    • 拼音biàn
    • 注音ㄅㄧㄢˋ
    • 笔划1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YNMP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形)普遍;全面:满山~野|我们的朋友~天下。

    (2)(量)一个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整个过程为一遍:从头到尾看一~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ㄧㄝˇ
    • 笔划11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JFCB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野外:~地|~外。

    (2)(名)界限:视~。

    (3)(名)指不当政的地位:在~|下~。

    (4)(形)不是人所饲养或培植的(动物或植物):~花|~草|~兽。

    (5)(形)蛮横不讲理;粗鲁没礼貌:~蛮|粗~|撒~。

    (6)(形)不受约束:~性|玩~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