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事之秋
duō shì zhī qiū
ㄉㄨㄛ ㄕˋ ㄓ ㄑ一ㄡ
常用成语
多事之秌
DSZQ
偏正式成语
古代成语
中性成语
成语意思
- 1、三十年代,中国正是多事之秋。
- 2、那个国家正处于多事之秋,兵连祸结,几无宁日。
- 3、目前国际上正处于多事之秋,我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立场。
- 4、旱灾刚过,洪灾又来,真是多事之秋。
- 5、秋在我的认识中果真成了多事之秋了,面对着这秋的沉重,我的心头就在想念温暖和生机盎然,一个季节有一个心情,把秋读了,等待一下吧,等待着春暖花开的到来。
- 6、慢慢夏日之后,阿拉伯之春进入多事之秋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duō
- 注音ㄉㄨㄛ
- 笔划6
- 繁体多
- 五笔QQU
- 五行火
(1)(形)数量大:~年。
(2)(形)比原来的数目有所增加;数量上超出:~住两天。
(3)(形)表示相差的程度大:他比我强~了。
(4)(形)超出原有的或应有的数量或限度:你的钱给~了。
(5)(数)(用在数量词后)表示不确定的零数:五十~。
(6)(副)表赞叹:~幸福啊!
(7)(副)表疑问:你有~大?
(8)姓。
- 拼音shì
- 注音ㄕˋ
- 笔划8
- 繁体事
- 五笔GKVH
- 五行金
1.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:事情。事件。事业。
2. 变故:事故(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,如工作中的死伤等)。事端。
3. 职业:谋事(指找职业)。
4. 关系和责任:你走吧,没你的事了。
5. 办法:光着急也不是事儿,还得另找出路。
6. 做,治:不事生产。无所事事。
7. 服侍:事父母。
- 拼音zhī
- 注音ㄓ
- 笔划3
- 繁体之
- 五笔PPPP
- 五行火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与多事之秋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