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à hǎi lāo zhēn
ㄉㄚˋ ㄏㄞˇ ㄌㄠ ㄓㄣ
常用成语
大海撈針
DHLZ
偏正式成语
古代成语
中性成语
大海捞针和“海底捞月”、“水中捞月”;都有“白费力气”之意。但大海捞针比喻目标虽很难达到;但仍有达到的可能;“海底捞月”和“水中捞月”比喻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目标;只是白费力气。
成语意思
解释:
在大海里捞一枚针。比喻范围大;没有线索;事情很难办成。含有白费力气之意。
出处:
明 王錂《春芜记 定计》:“觅利如大海捞针,搅祸似干柴引火。”
语法:
大海捞针偏正式;作宾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比喻句中。
示例:
要打听前任巡检太爷家眷的下落,那真是大海捞针一般,问了半天,没有人知道的。(清 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一百七回)
英语:
look for a needle in the ocean
俄语:
искáть игóлку в стóге сéна
日语:
海 (うみ)に落 (お)とした針 (はり)をさがす。とても探 (さが)しようがない
其他:
<德>so schwer zu finden wie eine Nadel im Meer
近义词:
反义词:
- 1、要把丢失的钥匙找回来,简直是大海捞针。
- 2、想在我的电脑里找到那个档案简直是大海捞针!
- 3、就在这附近,但是要找出来就比大海捞针。
- 4、这样的事,有如大海捞针,你另请高明了。
- 5、这里的田地都荒芜了,长满了野草,要想找几棵稻秧,那是大海捞针,谈何容易!
- 6、我们经常忽略实际问题,而是大海捞针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dà,dài
- 注音ㄉㄚˋ,ㄉㄞˋ,ㄊㄞˋ
- 笔划3
- 繁体大
- 五笔DDDD
dà
1.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2. 指大小的对比,比如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3.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
4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5. 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6. 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7. 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8. 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9.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
dài1. 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2. 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tài1. 古通“太”。
2. 古通“泰”。
- 拼音hǎi
- 注音ㄏㄞˇ
- 笔划10
- 繁体海
- 五笔ITXU
- 五行水
1.大洋靠近陆地的部分,有的大湖也叫海,如青海、里海。
2.比喻连成一大片的很多同类事物:人~。火~。
3.大的(器皿或容量等):~碗。~量。
4.古代指从外国来的:~棠。~枣。
5.极多(后面一般跟“了、啦”等):街上的人可~啦!
6.漫无目标地:~骂。她丢了支笔,~找。
7.毫无节制地:~吃~喝。
8.姓。
- 拼音lāo
- 注音ㄌㄠ
- 笔划10
- 繁体撈
- 五笔RAPL
- 五行火
(1)(动)从水或其他液体里取东西:打~|~饭|~鱼。
(2)(动)用不正当的手段取得:趁机~一把。
(3)(动)〈方〉顺手拉或拿。
与大海捞针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