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针攻疽
  • 【拼音】:  

    duǎn zhēn gōng jū

  • 【注音】:  

    ㄉㄨㄢˇ ㄓㄣ ㄍㄨㄥ ㄐㄨ

  • 【常用程度】:  

    一般成语

  • 【字数】:  

    四字成语

  • 【繁体】:  

    短針攻疽

  • 【简拼】:  

    DZGJ

  • 【结构】:  

    主谓式成语

  • 【年代】:  

    古代成语

  • 【感情色彩】:  

    中性成语

  • 成语意思

  • 解释:

    攻:医治;疽:毒疮。用短针去治疗毒疮。比喻措施不力,是不能取得效果的

  • 出处:

    汉·桓宽《盐铁论·大论》:“设礼修文,有似穷医,欲以短针而攻疽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短针攻疽作宾语、定语;多用于比喻句。

  •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duǎn
    • 注音ㄉㄨㄢˇ
    • 笔划1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TDGU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形)两端之间距离小。

    (2)(动)缺少;欠:理~。

    (3)(名)缺点:取长补~。

    • 拼音zhēn
    • 注音ㄓㄣ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QFH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(~儿)缝衣物引线用的一种细长的工具。

    (2)(名)细长像针的东西:松~|指南~|分~|秒~。

    (3)(名)针剂:预防~|打~。

    (4)(名)中医用特制的金属针按一定的穴位刺入体内医治疾病:~灸。

    • 拼音gōng
    • 注音ㄍㄨㄥ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ATY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攻打(跟‘守’相对):围~|~城|~下敌人的桥头堡。

    (2)(动)对别人的过失、错误进行指责或对别人的议论进行驳斥:群起而~之。

    (3)(动)致力研究;学习:他是专~地质学的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ㄐㄩ
    • 笔划10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UEGD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中医指局部皮肤肿胀坚硬而皮色不变的毒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