独往独来
  • 【拼音】:  

    dú wǎng dú lái

  • 【注音】:  

    ㄉㄨˊ ㄨㄤˇ ㄉㄨˊ ㄌㄞˊ

  • 【常用程度】:  

    常用成语

  • 【字数】:  

    四字成语

  • 【繁体】:  

    獨往獨來

  • 【简拼】:  

    DWDL

  • 【结构】:  

    联合式成语

  • 【年代】:  

    古代成语

  • 【感情色彩】:  

    中性成语

  • 成语意思

  • 解释:

    指行动自由,没有阻碍。又指作文用字独具一格,后指单独往来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庄周《庄子 在宥》:“出入六合,游乎九州,独往独来,是谓独有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独往独来联合式;作谓语、定语、补语;指单独往来。

  • 示例:

    破八家藩篱,而自成一独往独来文字。(清 平步青《霞外捃屑 顾黄公春秋论》)

  • 英语:

    keep oneself to oneself

  • 近义词:

    独来独往

    • 1、天马行空,独往独来,听不进一点不同意见,这样的人没有不跌跤的。
    • 2、小红独往独来,平时不大与人交往。
    • 3、出入六合,游乎九州,独往独来,是谓独有。独有之人,是谓至贵。
    • 4、我理想的生活方式就是花朵的生活方式:自然开放,他人可以观赏和喜欢你,你却不必应酬任何人。我觉得自己从来都是江湖之外的江湖人,因为最初我就是独往独来,现在也还是独往独来
    • 5、媒体试驾向来是天马行空,独往独来
    • 6、结果使孩子上学独往独来,很少与人交往,容易养成性情孤僻、怪、合群,从而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ㄉㄨˊ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QTJY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形)单独、独自。

    (2)(副)唯独;表示唯一:~有一人。

    (3)(形)自私;容不得人:这人真~。

    • 拼音wǎng
    • 注音ㄨㄤˇ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TYGG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到……去

    (2)(动)去:奔~|~往。

    (3)(介)向(某处去);朝:~东|水~低处流。

    (4)(形)过去的:~事|以~。

    • 拼音lái
    • 注音ㄌㄞˊ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OI
    • 五行

    1.  由另一方面到这一方面,与“往”、“去”相对:来回。来往。过来。归来。来鸿去燕(喻来回迁徙,不能在一地常住;亦喻书信来往)。

    2.  从过去到现在:从来。向来。

    3.  现在以后,未到的时间:来年。将来。来日方长。

    4.  用在数词或数量词后面,表示约略估计:二百来头猪。

    5.  做某个动作:胡来。

    6.  用在动词前,表示要做某事:大家来动脑筋。

    7.  用在动词后,表示做过(一般均可用“来着”):昨天他哭来。

    8.  用在动词后,表示动作的趋向:上来。

    9.  表示发生:暴风雨来了。

    10.  在数词一、二、三后面,表示列举理由:这台收录机一来音质好,二来价钱便宜,我就买了。

    11.  用做诗、歌词中的衬字:八月里来桂花香。

    12.  表示语气,归去来兮!

    13.  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