煮豆燃萁
  • 【拼音】:  

    zhǔ dòu rán qí

  • 【注音】:  

    ㄓㄨˇ ㄉㄡˋ ㄖㄢˊ ㄑ一ˊ

  • 【常用程度】:  

    常用成语

  • 【字数】:  

    四字成语

  • 【繁体】:  

    煑豆燃萁

  • 【简拼】:  

    ZDRQ

  • 【结构】:  

    紧缩式成语

  • 【正音】:  

    萁;不能读作“jī”。

  • 【年代】:  

    古代成语

  • 【感情色彩】:  

    贬义成语

  • 【辩形】:  

    萁;不能写作“箕。”

  • 成语意思

  • 解释:

    用豆秸煮豆子;原比喻弟兄间互相残害。今比喻自家人闹不团结;自相伤害。燃:烧;萁:豆秸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南朝 宋 刘义庆《世说新语 文学》:“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,不成者行大法。应声便为诗曰:‘煮豆持作羹,漉菽以为汁,萁在釜下然,豆在釜中泣。本是同根生,相煎何太急。’帝深有惭色

  • 语法:

    煮豆燃萁紧缩式;作主语、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煮豆燃萁伤往昔,而今团结乐陶陶。(陈毅《过临洮》诗)

  • 英语:

    internecine fight

  • 近义词:

    同室操戈相煎太急兄弟阋墙骨肉相残

  • 反义词:

    情同手足辅车相依亲密无间

    • 1、煮豆燃萁,只能令亲者痛,仇者快。
    • 2、马家为富不仁,老父死后几个儿子便煮豆燃萁,互相残害,争夺家产。
    • 3、我们内部你争我夺,煮豆燃萁,结果让别人得了处,这真是鹬蚌相争,渔翁得利。
    • 4、第二名和第三名分别是“盘根错节”和“煮豆燃萁”。
    • 5、这算是煮豆燃萁,还是老顽童的左右互搏呢?道德经中最有用的一句话,就是道生一二三。 
    • 6、骨肉相残,煮豆燃萁;兄弟相爱,灼艾分痛。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zhǔ
    • 注音ㄓㄨˇ
    • 笔划1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FTJO
    • 五行

    (动)把食物或其他东西放在有水的锅里加热:~沸|~饭|~饺子。

    • 拼音dòu
    • 注音ㄉㄡˋ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KUF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古代盛食物的器具;有点像带高座的盘。

    (2)(名)(名)豆类植物的种子:绿~。

    (3)(名)形状像豆的东西:花生~。

    • 拼音rán
    • 注音ㄖㄢˊ
    • 笔划1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OQDO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燃烧:自~|~料。

    (2)(动)引火点着:~灯|~香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ㄑㄧˊ
    • 笔划11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AADW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豆子的秸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