铸成大错
  • 【拼音】:  

    zhù chéng dà cuò

  • 【注音】:  

    ㄓㄨˋ ㄔㄥˊ ㄉㄚˋ ㄘㄨㄛˋ

  • 【常用程度】:  

    常用成语

  • 【字数】:  

    四字成语

  • 【繁体】:  

    鑄成大錯

  • 【简拼】:  

    ZCDC

  • 【结构】:  

    动宾式成语

  • 【年代】:  

    古代成语

  • 【感情色彩】:  

    贬义成语

  • 【辩形】:  

    铸;不能写作“著”;错;不能写作“措”。

  • 成语意思

  • 解释:

    铸造一把大锉刀。借指造成大错误。错:错刀;古代币名。

  • 出处:

    宋 司马光《资治通鉴 唐昭宗天佑三年》:“合六州四十三县铁,不能为此错也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铸成大错动宾式;作谓语;含贬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倘若我晚回一步,岂不铸成大错!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十五章)

  • 英语:

    make a gross error

  • 俄语:

    приводить к серьёзной ошибке<допускáть серьёзную ошибку>

  • 其他:

    <德>zu einem schwerwiegenden Fehler führen<法>

  • 近义词:

    阴差阳错

  • 反义词:

    痛改前非

    • 1、他因粗心大意铸成大错,至今痛悔不已。
    • 2、你岂可这样寡情无义,我如不来,你岂不要铸成大错
    • 3、这位老同志为了名利,一念之差铸成大错,后悔不已。
    • 4、他不但酒醉驾车撞倒路人,在铸成大错后居然还逃之夭夭,真是罪无可赦!
    • 5、有的人为了名利,一念之差而铸成大错,追悔莫及。
    • 6、您铸成大错在前,已经对不起天地祖宗,赶快悬崖勒马吧!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zhù
    • 注音ㄓㄨˋ
    • 笔划1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QDTF
    • 五行

    (动)铸造:~币|~工|~件|~模|~石|~铁|~造|~字。

    • 拼音chéng
    • 注音ㄔㄥˊ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DNNT

    [ chéng ]

    1.做好,做完:成功。完成。成就。成事。成交。成立。成婚。成仁(儒家主张的成就仁德):成人之美。玉成其事。

    2.事物发展到一定的形态或状况:成形。成性。成人。自学成才。蔚然成风。

    3.变为:长成。变成。

    4.可以,能行:成,就这么办。

    5.称赞人能力强:他办事麻利,真成。

    6.够,达到一定数量:成年累(lěi)月。

    7.已定的,定形的:成规。成俗。成见。成例。成竹在胸。

    8.十分之一:增产三成。

    9.平定,讲和:“会于稷,以成宋乱”。

    10.姓。

    • 拼音dà,dài
    • 注音ㄉㄚˋ,ㄉㄞˋ,ㄊㄞˋ
    • 笔划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DDDD

    1.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
    2. 指大小的对比,比如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
    3.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:大局。大众。

    4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:不大高兴。

    5. 年长,排行第一:老大。

    6. 敬辞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
    7. 时间更远:大前年。

    8. 〔大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
    9.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:大概。大凡。

    dài

    1. 〔大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
    2. 〔大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
    tài

    1. 古通“太”。

    2. 古通“泰”。

    • 拼音cuò
    • 注音ㄘㄨㄛˋ
    • 笔划1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QAJG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形)不对;过失:~字。

    (2)(形)交叉:~落。

    (3)(动)互相摩擦:~牙。

    (4)(动)岔开;相互避让:~开。

    (5)(形)坏、差(用于否定式):这个戏挺不~。

    (6)(名)磨玉的石头:它山之石可以为~。

    (7)(动)打磨玉石:攻~。

    (8)涂饰镶嵌(金、银等):~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