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ǔ bù lí kǒu
ㄑㄨˇ ㄅㄨˋ ㄌ一ˊ ㄎㄡˇ
常用成语
麯不離口
QBLK
主谓式成语
当代成语
中性成语
成语意思
解释:
意谓曲子要天天唱,才会熟练精妙。比喻熟能生巧。
出处:
朱自清《论诵读》:“但是诵读总得多读熟读,才有效用;‘曲不离口’,诵读也是一样道理。”
语法:
曲不离口作宾语、定语;常与“拳不离手”连用。
示例:
孙犁《后记》:“从业务上,也算是曲不离口,弦不离手吧?”
英语:
No day without a line.
其他:
<拉>Nulla dies sine linea.
近义词:
- 1、相亲是琴,相爱是曲,你就像那琴曲,让我终日琴不离手曲不离口。
- 2、拳不离手,曲不离口,三天不练就生疏了。
- 3、要想在标枪比赛中拿到名次,那你就得拳不离手,曲不离口,坚持不懈地练习跑步和投掷技巧。
- 4、拳不离手,曲不离口,干一行,钻一行,这样就没有干不的事。
- 5、所谓拳不离手,曲不离口,职业围棋的世界,和业余围棋有本质区别。
- 6、老头看张鹏的马步松松胯胯的,老头看出了问题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qū,qǔ
- 注音ㄑㄩ,ㄑㄩˇ
- 笔划6
- 繁体麯
- 五笔MAD
- 五行木
qū
1. 弯转,与“直”相对:弯曲。曲折(zhé)。曲笔(①古代史官不按事实、有意掩盖真相的记载;②写文章时故意离题而不直书其事的笔法)。曲肱而枕。曲尽其妙。
2. 不公正,不合理:曲说。曲解(jiě)。委曲求全。
3. 弯曲的地方:河曲。
4. 偏僻的地方:乡曲。
5. 酿酒或制酱时引起发醇的东西:酒曲。曲霉。
6. 姓。
qǔ1. 能唱的文词,一种艺术形式:曲艺。曲话。
2. 歌的乐调:曲调(diào)。曲谱。异曲同工。曲高和(hè)寡。
- 拼音bù
- 注音ㄅㄨˋ,ㄈㄡˇ
- 笔划4
- 繁体不
- 五笔GII
1. 副词。
2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3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
4.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- 拼音lí
- 注音ㄌㄧˊ
- 笔划10
- 繁体離
- 五笔YBMC
- 五行火
(1)(动)分离:~别|悲欢~合。
(2)(动)表示时间、空间或者事物之间的距离:这里~车站很近|~国庆节只有十天了。
(3)(动)缺少:发展工业~不了钢铁。
(4)(动)(Lí)姓。
(5)(名)八卦之一,代表火。
与曲不离口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