股肱之力
gǔ gōng zhī lì
ㄍㄨˇ ㄍㄨㄥ ㄓ ㄌ一ˋ
生僻成语
GGZL
偏正式成语
古代成语
中性成语
成语意思
解释:
股肱:大腿和胳膊。自己的所有力量。形容做事已竭尽全力。
出处:
《左传·僖公九年》:“臣竭其股肱之力,加之以忠贞。其济,君之灵也,则以死济之。”
语法:
股肱之力作宾语;形容做事已竭尽全力。
示例:
梁启超《墨学微》第一章:“今也卿大夫之所以竭股肱之力,殚其思虑之知。”
- 1、于子之乡,有拳勇股肱之力,筋骨秀出于众者,有则以告,有则不告,谓之蔽才,其罪五。
- 2、臣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贞之节,继之以死!
- 3、郑吒的黯炎虽然是薄薄的一层,但是每次都能挡的下李凯股肱之力的攻击,可以说这黯炎的防御能力已经接近完美。
- 4、亮涕泣曰“臣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贞之节,继之以死!”。
- 5、主公圣明!嘉愿敢竭股肱之力,效忠贞之节,继之以死……
- 6、’‘竭股肱之力,效力以忠贞’,吾之志也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gǔ
- 注音ㄍㄨˇ
- 笔划8
- 繁体股
- 五笔EMCY
- 五行木
(1)(名)大腿。
(2)(名)(名)某些机关、企业、团体中的组织单位:总务~|人事~。
(3)(名)(名)(~儿)绳线等的组成部分:三~儿绳|把线捻成~儿。
(4)(名)(名)(~儿)集合资金的一份或一笔财物平均分配的一份:~份|分~|按~均分|每~五百元。
(5)(名)(~儿)(量) ɑ)用于成条的东西:一~线|一~泉水|上山有两~道。b)用于气体、气味、力气等:一~热气|一~香味|一~劲。c)用于成批的人:一~线|一~泉水|上山有两~道。b)用于气体、气味、力气等
(6)(名)我国古代称不等腰直角三角形中较长的直角边。
- 拼音zhī
- 注音ㄓ
- 笔划3
- 繁体之
- 五笔PPPP
- 五行火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与股肱之力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