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ì tóu shé
ㄉ一ˋ ㄊㄡˊ ㄕㄜˊ
常用成语
地頭虵
DTS
偏正式成语
古代成语
中性成语
成语意思
解释:
指在当地有势力的欺压人民的恶霸。比喻本地有一定能量的人物
出处:
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七卷:“大官人休说满话!常言道:恶龙不斗地头蛇。”
语法:
地头蛇作主语、宾语、定语;用于口语。
示例:
路遥《平凡的世界》第三卷第26章:“这可不是在原西,咱们是外来户,怎么敢和这里的地头蛇打斗呢?”
英语:
local villain
日语:
地元のボス
其他:
<法>despote qui exploite la localité
- 1、他是这一片的地头蛇,他与塔利班肯定有勾搭,至于走得有多近,这没人知道。
- 2、很多桩脚干脆就是黑帮、地头蛇。
- 3、如果那些地头蛇们能决定周围人的选票,直接把他们搞定显然要便宜得多。
- 4、你知道,这个地区的地头蛇是谁吗?
- 5、归根到底还不是为了能自由自在地在葫县捞钱,突然上门空降了个婆婆,这些地头蛇受不了,才联手架空县令。
- 6、是不是不同的帮派带不同颜色的帽子啊?地头蛇之类的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dì,de
- 注音ㄉㄧˋ,˙ㄉㄜ
- 笔划6
- 繁体地
- 五笔FBN
dì
1.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:地球(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)。地心说。
2.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:地质。地壳。
3.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、江河、湖泊的部分:陆地。地下。
4. 地球表面的土壤:土地。田地。地政。地主。
5.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:地区。此地。
6.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:地板。地毯。
7.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:地点。目的地。
8.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:易地以处。
9.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:见地。境地。心地。
10. 底子:质地。
de1. 结构助词,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:慢慢地走。
- 拼音tóu,tou
- 注音ㄊㄡˊ,ㄊㄡ
- 笔划5
- 繁体頭
- 五笔UDI
- 五行火
tóu
1.人身最上部或动物最前部长着口、鼻、眼等器官的部分。
2.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:剃~。梳~。平~。分~。你的脸形留这种~不合适。
3.物体的顶端或末梢:山~。笔~儿。中间粗,两~儿细。
4.事情的起点或终点:话~儿。提个~儿。这种日子到什么时候才是个~儿啊!
5.物品的残余部分:布~儿。蜡~儿。铅笔~儿。
6.头目:李~儿。他是这一帮人的~儿。
7.方面:他们是一~儿的。心挂两~。
8.第一:~等。~号。
9.领头的;次序居先的:~车。~马。~羊。
10.姓。
tou1.(~儿)名词后缀。 a)接于名词性词根:木~。石~。骨~。舌~。罐~。苗~。b)接于动词词根:念~。扣~。饶~。嚼~儿。看~儿。听~儿。c)接于形容词词根:准~。甜~儿。
2.方位词后缀:上~。下~。前~。后~。里~。外~。
与地头蛇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