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īng gōng zhī niǎo
ㄐ一ㄥ ㄍㄨㄥ ㄓ ㄋ一ㄠˇ
常用成语
驚弓之鳥
JGZN
偏正式成语
弓;不能读作“ɡǒnɡ”。
古代成语
中性成语
惊弓之鸟和“漏网之鱼”结构相同;字面意思也有相近之处。但惊弓之鸟指受到惊吓、遇事惊慌或疑神疑鬼的人;“漏网之鱼”则指逃脱的敌人和罪犯。二者一般不能换用。
成语意思
解释:
被弓箭吓怕了的鸟。比喻受过惊吓的人;遇到一点情况就惶恐不安。也作“伤弓之鸟。”
出处:
《晋书 王鉴传》:“黩武之众易动,惊弓之鸟难安。”
语法:
惊弓之鸟偏正式;作主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示例:
那些工头们,个个如惊弓之鸟,巴不得赶快飞出车间。
英语:
a badly frightened person
俄语:
пуганая ворона куста боится
日语:
弓(み)に驚き蕑った烏。〈喻〉ちょっとしたことでもびくびくすること
其他:
<德>aufgescheuchte Vǒgel erschreckt der nǎchste Pfeil im Kǒcher--vollig eingeschüchtert<法>chat échaudé craint l'eau froide
近义词:
反义词:
- 1、他简直成了惊弓之鸟,有一点风吹草动,就吓成这样。
- 2、一个做了亏心事的人听到每一响声都如同惊弓之鸟。
- 3、敌人有如惊弓之鸟,四处逃窜。
- 4、听说解放军来了,那些土匪就像惊弓之鸟,四处逃散了。
- 5、向来态度挑衅的报业已经成为惊弓之鸟。
- 6、从战场历劫归来的战士难民,有如惊弓之鸟,寝食难安。 ()
字义分解
- 拼音jīng
- 注音ㄐㄧㄥ
- 笔划11
- 繁体驚
- 五笔NYIY
- 五行木
1.害怕;精神受到刺激,感到不安:~慌。吃~。
2.惊动:打草~蛇。
3.骡、马等受到突然刺激后狂奔起来:马~了。
- 拼音gōng
- 注音ㄍㄨㄥ
- 笔划3
- 繁体弓
- 五笔XNGN
- 五行木
(1)(名)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;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;拉开弦后;猛然放手;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:~箭|弹~|左右开~。
(2)(名)(~儿)弓子:弹棉花的绷~儿。
(3)(名)丈量地亩的器具;用木头制成;形状略像弓;两端的距离是五尺。也叫步弓。
(4)(量)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;一弓等于五尺。
(5)(动)使弯曲:~背|~着腰|~着腿坐着。
(6)(Gōnɡ)姓。
- 拼音zhī
- 注音ㄓ
- 笔划3
- 繁体之
- 五笔PPPP
- 五行火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与惊弓之鸟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