池中之物
chí zhōng zhī wù
ㄔˊ ㄓㄨㄥ ㄓ ㄨˋ
一般成语
CZZW
偏正式成语
古代成语
贬义成语
成语意思
解释:
池:池塘。比喻没有远大抱负的人
出处:
晋·陈寿《三国志·吴志·周瑜传》:“恐蛟龙得云雨,终非池中之物也。”
语法:
池中之物作宾语;多用于比喻句。
示例:
钱钟书《围城》:“王主任要电报看了,赞他实至名归,说点金银行是小地方,蛟龙非池中之物。”
近义词:
- 1、他是认定陈?有大才的,从下棋就可以看得出来,这孩子将来非池中之物。
- 2、这个臭小子还真的是个人才,看问题竟能高瞻远瞩,如椽之笔,如此畅练,眼界开阔,足见其人也绝非池中之物。
- 3、少主人惊采绝艳,小少主也绝非池中之物!
- 4、我看足下一表非凡,非池中之物,北上锡常定有要事,本船正往无锡太湖而去,顺路顺水,壮士何不搭本船同行呢?
- 5、林兄弟骨相清奇,目长辅采,部位无亏,纵然眼前有一时之困,他日也绝非池中之物。
- 6、此人心怀大志,胸中甲兵百万,不肯久居于人下,他日必非池中之物也!
字义分解
- 拼音chí
- 注音ㄔˊ
- 笔划6
- 繁体池
- 五笔IBN
- 五行水
(1)(名)护城河。
(2)(名)池塘:游泳~。
(3)(名)旁边高中间洼的地方:花~。
(4)(名)池子。
(5)(名)姓。
- 拼音zhōng,zhòng
- 注音ㄓㄨㄥ,ㄓㄨㄥˋ
- 笔划4
- 繁体中
- 五笔KHK
- 五行火
zhōng
1. 和四方、上下或两端距离同等的地位:中心。当(dàng)中。中原。中华。
2. 在一定范围内,里面:暗中。房中。中饱。
3. 性质或等级在两端之间的:中辍(中途停止进行)。中等。中流砥柱。
4. 表示动作正在进行:在研究中。
5. 特指“中国”:中式。中文。
6. 适于,合于:中看。
zhòng1. 恰好合上:中选。中奖。中意(会意,满意)。
2. 受到,遭受:中毒。中计。
3. 科举考试被录取:中举。中状元。
- 拼音zhī
- 注音ㄓ
- 笔划3
- 繁体之
- 五笔PPPP
- 五行火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与池中之物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