蔽日遮天
bì rì zhē tiān
ㄅ一ˋ ㄖˋ ㄓㄜ ㄊ一ㄢ
一般成语
BRZT
联合式成语
古代成语
中性成语
成语意思
解释:
遮住了天空和太阳。形容遮盖的范围非常宽广。
出处:
北魏 郦道元《水经注 江水》:“自三峡七百里中,两崖连山,略无阙处,重岩叠嶂,隐天蔽日,自非停午夜分,不见曦月。”
语法:
蔽日遮天作谓语、定语、状语;用于恶势力或气势等。
示例:
诡难穷,奸莫测,蔽日遮天,一霎分南北。清 天花藏主人《玉支矶》
近义词:
- 1、此松树千年前修得灵智,八百年前修炼成妖,遭遇天雷击打,半边枝桠枯萎生机不存,半边枝叶茂盛蔽日遮天。
- 2、不要企望时时阳光明媚,乌云哪会总是蔽日遮天。 ()
- 3、楠木丛生,蔽日遮天,但也盖不住人山人海,金戈耀眼。
- 4、风沙连天般一直延绵到了天际,蔽日遮天。
- 5、雷动苍穹,翻云滚滚,蔽日遮天的乌黑簇团中时明时暗,九天云端隆隆之声不绝,由远及近。
- 6、的一声巨响,猛地向天泼去,形成一个蔽日遮天的水幕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rì
- 注音ㄖˋ
- 笔划4
- 繁体日
- 五笔JJJJ
- 五行火
(1)(名)太阳:~出|~落。
(2)(名)指日本:~圆|~语。
(3)(名)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;白天:~班|~~夜夜。
(4)(名)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;天:今~|改~再见。
(5)(名)每天;一天一天地:~记|~新月异。
(6)(名)泛指一段时间:往~|来~。
(7)(名)特指某一天:生~|国庆~。
- 拼音zhē
- 注音ㄓㄜ
- 笔划14
- 繁体遮
- 五笔YAOP
- 五行火
(1)(动)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方位;使后者不显露。
(2)(动)拦住。
(3)(动)掩盖。
与蔽日遮天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