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面埋伏
shí miàn mái fú
ㄕˊ ㄇ一ㄢˋ ㄇㄞˊ ㄈㄨˊ
常用成语
十靣埋伏
SMMF
偏正式成语
古代成语
中性成语
成语意思
解释:
意思是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。
出处:
《前汉书平话》中卷:“会天下诸侯,困羽九重山前,信定十面埋伏。”
语法:
十面埋伏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指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敌军。
示例:
李英儒《野火春风斗古城》第九章:“十面埋伏,我预先布置好啦。”
英语:
ambush on all sides
近义词:
- 1、走过秋,迎来冬,盈盈思念悄入梦;寒意浓,霜如风,一纸问候轻相送;东西里,南北中,十面埋伏福气动;逢立冬,情相拥,冷暖变换多保重。
- 2、有家餐厅刚换壁纸,家徒四壁很是美丽,灯火阑珊配上四面楚歌,非常有气氛。十面埋伏的女服务生们四处招蜂引蝶,忙着为客人围魏救赵,口蜜腹剑到让人误认到了西方极乐世界。
- 3、我们设下十面埋伏,专等敌人自投罗网。
- 4、生活像场夜宴,但是十面埋伏。
- 5、四组不同的中国奥运会运动员把他十面埋伏。
- 6、漆黑的苍穹之下十面埋伏,第十一面,就是我血肉之躯的反叛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miàn
- 注音ㄇㄧㄢˋ
- 笔划9
- 繁体麵
- 五笔DMJD
(1)(名)头的前部;脸:~孔。
(2)(动)向着:背山~水。
(3)(名)物体的表面;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:水~|地~|桌~|~儿。
(4)(动)当面:~谈|~洽。
(5)(名)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:鞋~|~儿。
(6)(名)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;有长有宽;没有厚:平~|~积。
(7)(名)部位或方面:正~|片~。
(8)(助)方位词后缀:上~|前~|外~|西~。
(9)(量)用于扁平的物件:一~镜子。
(10)(量)用于会见的次数:一~镜子。
(11)(名)粮食磨成的粉;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白~|豆~。
(12)(名)(~儿)粉末:药~儿。
(13)(名)面条:挂~|切~。
(14)(形)〈方〉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:~瓜。
- 拼音mái,mán
- 注音ㄇㄞˊ,ㄇㄢˊ
- 笔划10
- 繁体埋
- 五笔FJFG
mái
1. 葬:埋葬。
2. 把东西放在坑里用土、雪、落叶盖上:掩埋。埋地雷。
3. 隐藏:埋没(mò)。埋伏。埋头。隐姓埋名。
mán1. 〔埋怨〕因为事情不如意而对人或事物表示不满、责怪(“怨”读轻声)。
与十面埋伏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