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寒料峭
chūn hán liào qiào
ㄔㄨㄣ ㄏㄢˊ ㄌ一ㄠˋ ㄑ一ㄠˋ
常用成语
萅寒料峭
CHLQ
主谓式成语
峭;不能读作“qiāo”。
古代成语
中性成语
峭;不能写作“悄”或“俏”。
成语意思
解释:
料峭:形容初春的微寒。形容早春微带寒意;刺入肌骨。也作“料峭轻寒”、“料峭春寒”。
出处:
宋 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第19卷:“春寒料峭,冻杀年少。”
语法:
春寒料峭主谓式;作谓语;形容春天的寒冷天气。
示例:
那是一个阴冷的漆黑之夜。春寒料峭,风雨凄凄。(何为《春夜的沉思和回忆》)
英语:
the chill of early spring
- 1、在这春寒料峭的日子里,农民已经开始春耕了。
- 2、春寒料峭,一池水,一轮月,一句祝愿,一份期盼。
- 3、它以铁一般的灰笼罩着渐渐昏暗的北方天空,它以华灯初上的长安街上的傍晚,它以春寒料峭的寒冷侵袭着北京冬天光秃秃的树梢,它以闪耀磅礴的霓虹,提醒写字楼里每个还在加班却归心似箭的人儿。
- 4、在春寒料峭的二月里,在灰黄苍茫的天地间,发现这一抹淡到极致的春色,需要怎样的耐心和细心呀!也许只有灵秀的孩子们才能感觉得到。
- 5、这一年春季突然来了一股寒流,让人十足地体味了一次春寒料峭的味道。
- 6、春寒料峭,路旁的野花露出了笑脸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chūn
- 注音ㄔㄨㄣ
- 笔划9
- 繁体春
- 五笔DWJF
- 五行金
(1)(名)春季;一年的第一季。
(2)(名)男女情欲:~情。
(3)(名)姓。
- 拼音hán
- 注音ㄏㄢˊ
- 笔划12
- 繁体寒
- 五笔PFJU
- 五行水
(1)(形)冷(跟‘暑’相对):~冬|~风|天~地冻|受了一点~。
(2)(形)害怕;畏惧:心~|胆~。
(3)(形)穷困:贫~|~素(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)。
- 拼音liào
- 注音ㄌㄧㄠˋ
- 笔划10
- 繁体料
- 五笔OUFH
- 五行火
(1)(动)预料;料想:~事如神|不出所~。
(2)(名)(~儿)材料;原料:木~|燃~|布~|加~|备~。
(3)(名)给牲口吃的谷物:草~|~豆儿|多给牲口加点~。
(4)(名)制做作料器或燃料的原料:~货。
(5)(量)用于中医配制丸药;处方规定剂量的全份为一料:配一~药。
(6)(量)过去计算木材的单位;两端截面是一方尺;长足七尺的木材叫一料。
与春寒料峭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