嗷嗷待哺
áo áo dài bǔ
ㄠˊ ㄠˊ ㄉㄞˋ ㄅㄨˇ
常用成语
AADB
偏正式成语
嗷;不能读作“āo”;哺;不能读作“pǔ”。
近代成语
中性成语
嗷;不能写作“敖”。
成语意思
解释:
嗷嗷:哀鸣声;待哺:等待喂养。原指雏鸟饥饿时哀叫着;等待母鸡来喂食。后多比喻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;也比喻处境极为困难;等待救济;援助。
出处:
清 戴名世《上刘木斋先生书》:“佣书客游,乞食自活,家累二十口,嗷嗷待哺。”
语法:
嗷嗷待哺偏正式;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于困境需要援助。
示例:
文章尽可在别的刊物上发表,对于嗷嗷待哺的创造社的几种刊物却一字也不肯飞来。(郭沫若《学生时代 创造十年续编》)
英语:
waiting with open mouth to be fed
俄语:
стенáния (вóпли) голодáющих<молить о помощи>
日语:
雛鳥(ひなどり)が鳴(な)き声をあげて親鳥(おやどり)から与えられるえさを待っている;飢えた人人が泣き叫びながら食を求める
近义词:
反义词:
- 1、非洲的灾民嗷嗷待哺,急需粮食渡过荒年。
- 2、解放前,一遇洪灾,成千上万的灾民衣食无着,嗷嗷待哺,情景十分凄惨。
- 3、在三年自然灾害中,有些地方出现了嗷嗷待哺的情况。
- 4、火山爆发区附近,一片鸿雁哀鸣,嗷嗷待哺的凄惨景象。
- 5、一个男人,要有自己的担当,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,该自己承担的事情,决不退却。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,上有需要尽孝的父母,你就是家的顶梁柱。
- 6、十一年的时间,你已从嗷嗷待哺的婴孩成长为一个可爱少年,其中故事片断足以记录一部书。而今夜,妈妈不想翻阅旧闻,只想与已初思想品行的你说一说妈妈心中一直想说的话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dài,dāi
- 注音ㄉㄞˋ,ㄉㄞ
- 笔划9
- 繁体待
- 五笔TFFY
dài
1. 等,等候:待到。待旦。拭目以待。
2.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:对待。招待。待遇。待人接物。
3. 将,要(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):正待出门,有人来了。
dāi1. 停留,逗留,迟延:你待一会儿再走。
与嗷嗷待哺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