鼠窃狗偷
  • 【拼音】:  

    shǔ qiè gǒu tōu

  • 【注音】:  

    ㄕㄨˇ ㄑ一ㄝˋ ㄍㄡˇ ㄊㄡ

  • 【常用程度】:  

    常用成语

  • 【字数】:  

    四字成语

  • 【繁体】:  

    鼠竊狗婾

  • 【简拼】:  

    SQGT

  • 【结构】:  

    联合式成语

  • 【年代】:  

    古代成语

  • 【感情色彩】:  

    贬义成语

  • 成语意思

  • 解释:

    象老鼠少量窃取,象狗钻油偷盗。指小偷小摸。

  • 出处:

   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75回:“鼠窃狗偷之徒,何足虑哉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鼠窃狗偷联合式;作定语;含贬义。

  • 示例:

    鼠窃狗偷之徒,何足虑哉。(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七十五回)

  • 英语:

    play petty tricks on the sly like rats that filch and dogs that snatch

  • 近义词:

    鼠窃狗盗鸡鸣狗盗梁上君子江洋大盗

  • 反义词:

    正人君子

    • 1、给我砍,杀!鼠窃狗偷之辈……薄伐盗贼……
    • 2、仲少也正式卷入了南方诸雄的争斗,当时仅称霸一方的就有萧铣、杜伏威、辅公佑、李子通、沈法兴等人,小则鼠窃狗偷,大则鲸吞虎据。
    • 3、群盗鼠窃狗偷,郡守、尉方逐捕,今尽得,不足忧也。
    • 4、真乃春风杨柳万千飘,本系天候作美;鼠窃狗偷稻粱谋,癞蛤蟆淫瘾窝里躁。
    • 5、偏值近年水旱不收,鼠盗蜂起,无非抢田夺地,鼠窃狗偷,民不安生,因此官兵剿捕,难以安身。
    • 6、在这凶手只敢暗中出手,鼠窃狗偷之辈,绝不会是什么高手,风子岳丝毫不惧。 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shǔ
    • 注音ㄕㄨˇ
    • 笔划13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VNUN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哺乳动物的一科;通称老鼠;有的地区叫耗子。

    • 拼音qiè
    • 注音ㄑㄧㄝˋ
    • 笔划9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PWAV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偷:行~|~案。

    (2)(副)偷偷地:~笑|~听。

    (3)(代)〈书〉谦指自己(意见):~以为不可。

    • 拼音gǒu
    • 注音ㄍㄡˇ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QTQK
    • 五行

    (名)哺乳动物;种类很多;嗅觉和听觉都很灵敏;毛有黄、白、黑等颜色。是一种家畜;有的可以训练成警犬;有的用来帮助打猎、牧羊等。也叫犬。

    • 拼音tōu
    • 注音ㄊㄡ
    • 笔划11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WWGJ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占为己有。

    (2)(动)瞒着人。

    (3)(动)抽出时间。

    (4)(动)苟且敷衍;只顾眼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