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ì yú yuàn wéi
ㄕˋ ㄩˊ ㄩㄢˋ ㄨㄟˊ
常用成语
事與愿違
SYYW
主谓式成语
与;不能读作“yǔ”或“yù”。
古代成语
贬义成语
事与愿违和“适得其反”都表示“事情的结果与愿望相反”;但事与愿违偏重于“与愿违”;强调人的感情;而“适得其反”偏重于“得其反”;强调结果相反。
成语意思
解释:
事实与愿望相反。指原来打算做的事没能做到。
出处:
三国 魏 稽康《幽愤》诗:“嗟我愤叹,曾莫能俦。事与愿违,遘兹淹留。”
语法:
事与愿违主谓式;作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示例:
不料后来事与愿违,现在这点局面小得很,应酬不开!(茅盾《子夜》十六)
英语:
be contrary to what one expects
俄语:
оракты идут вразрéз с желанием
日语:
事のなりゆきが希望(きぼう)通(どお)りにならない
其他:
<德>die Dinge laufen nicht wunschgemǎβ<法>la réalité ne répond pas aux espérances
近义词:
反义词:
- 1、我本以为我与她的友谊会天长地久,但事与愿违,才几天,我们就因为一个误会而使友谊迷失了。
- 2、然后事与愿违了你就想把错赖到瑞吉身上?
- 3、他很想平步青云,但却事与愿违。
- 4、可惜事与愿违,他们面对的是不公平对待和歧视!
- 5、繁荣的惬意酝酿了草率和自满,产生了事与愿违的结果。
- 6、他本想考第一名,结果事与愿违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shì
- 注音ㄕˋ
- 笔划8
- 繁体事
- 五笔GKVH
- 五行金
1. 自然界和社会中的现象和活动:事情。事件。事业。
2. 变故:事故(出于某种原因而发生的不幸事情,如工作中的死伤等)。事端。
3. 职业:谋事(指找职业)。
4. 关系和责任:你走吧,没你的事了。
5. 办法:光着急也不是事儿,还得另找出路。
6. 做,治:不事生产。无所事事。
7. 服侍:事父母。
- 拼音yǔ,yù,yú
- 注音ㄩˇ,ㄩˋ,ㄩˋ
- 笔划3
- 繁体與
- 五笔GNGD
- 五行土
yǔ
1. 和,跟:正确与错误。与虎谋皮。生死与共。
2. 给:赠与。与人方便。
3. 交往,友好:相与。与国(相互交好的国家)。
4. 〔与其〕比较连词,常跟“不如”、“宁可”连用。
5. 赞助,赞许:与人为善。
yù1. 参加:参与。与会。
yú1. 同“欤”。
- 拼音yuàn
- 注音ㄩㄢˋ
- 笔划14
- 繁体願
- 五笔DRIN
- 五行木
(1)(名)愿望。
(2)(动)愿意:还~|宁~。
(3)(名)心愿:祝~|两相情~。
与事与愿违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