堂堂之阵
táng táng zhī zhèn
ㄊㄤˊ ㄊㄤˊ ㄓ ㄓㄣˋ
生僻成语
堂堂之陣
TTZZ
偏正式成语
古代成语
中性成语
成语意思
解释:
堂堂:盛大的样子。军容壮大的阵势
出处:
春秋·齐·孙武《孙子·军争》:“无邀正正之旗,勿击堂堂之陈,此治变者也。”
语法:
堂堂之阵作主语、宾语;用于书面语。
英语:
a grave and dignified array of soldiers
- 1、奥卡利干的是阴损勾当,梅森行的是堂堂之阵。
- 2、比武场中比武较艺、擒捕小贼,不同与堂堂之阵下、千百人列队而前。
- 3、我自用堂堂之阵,正正之旗,岂有用暗器伤你之理!
- 4、忍术功夫长于行刺暗杀,从不以堂堂之阵取胜,惯于见缝插针。
- 5、严君颢统领的定远军,兵威甚整,堂堂之阵,正正之旗,我们却只要分清这些士兵,该避则避,必能突围。
- 6、虽然日本人在战争中喜欢搞偷袭,但是与此相矛盾的是日军同样热衷于摆堂堂之阵,诺门槛事件就是日军这种“我跟你丫死磕到底”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táng
- 注音ㄊㄤˊ
- 笔划11
- 繁体堂
- 五笔IPKF
- 五行土
(1)(名)正房:~房|~屋。
(2)(名)专为某种活动用的房屋:会~|饭~。
(3)(名)旧时官府中举行仪式、审讯案件的地方:大~|祠~。
(4)(名)堂房。
(5)(名)(量)ɑ)用于成套的家具:一~家具。b)用于分节的课程:一~家具。b)用于分节的课程
- 拼音zhī
- 注音ㄓ
- 笔划3
- 繁体之
- 五笔PPPP
- 五行火
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:赤子之心。
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之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5. 代词,这,那:“之二虫,又何知”。
6. 虚用,无所指:久而久之。
7. 往,到:“吾欲之南海”。
与堂堂之阵相关的成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