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落牙齿和血吞
  • 【拼音】:  

    dǎ luò yá chǐ huò xuè tūn

  • 【注音】:  

    ㄉㄚˇ ㄌㄨㄛˋ 一ㄚˊ ㄔˇ ㄏㄨㄛˋ ㄒㄩㄝˋ ㄊㄨㄣ

  • 【常用程度】:  

    常用成语

  • 【字数】:  

    七字成语

  • 【繁体】:  

    打落牙齒咊血吞

  • 【简拼】:  

    DLYCHXT

  • 【结构】:  

    复句式成语

  • 【年代】:  

    当代成语

  • 【感情色彩】:  

    中性成语

  • 成语意思

  • 解释:

    和:混合。比喻吃了亏不让别人知道或失败了还要充好汉

  • 出处:

    郭沫若《洪波曲》第九章:“为了团结,为了大敌当前,顾全抗战,只好‘打落牙齿和血吞’。”

  • 语法:

    打落牙齿和血吞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
  • 近义词:

    打肿脸充胖子

    • 1、不过,豹哥明明是吃了大亏,却还只能打落牙齿和血吞,不惜得罪警察,也要来个一问三不知,无论如何都是坚持着这只是个意外巧合。
    • 2、懊恼不能帮你任何,它只会让你停留在原地,变得自己都不认识。最的办法是忘了那段难堪的经历,打落牙齿和血吞,继续前行。终有一天,你的心会从那段淤疤里,开出莲花。
    • 3、打落牙齿和血吞,这不是男人的无奈,而是男人的气概。
    • 4、面对众人的关切,陈七也只得打落牙齿和血吞,迟迟吐了句没事,心里却恨得怒焰汹汹。
    • 5、他为什么总穿这一身玄袍。原来不是因为喜欢这个颜色,原来是为了不叫着紧的人忧心,不在仇人跟前示弱。我忘了,他一向是个打落牙齿和血吞的。
    • 6、刘黑子也只有打落牙齿和血吞

    字义分解

    • 拼音dǎ,dá
    • 注音ㄉㄚˇ,ㄉㄚˊ
    • 笔划5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RSH
    • 五行

    1. 击,敲,攻击:打击。殴打。打杀。

    2. 放出,发出,注入,扎入:打炮。打雷。打信号。打电报。

    3. 做,造:打首饰。打家具。

    4. 拨动:打算盘。

    5. 揭,破,凿开:打破。打井。

    6. 举,提起:打灯笼。打起精神。

    7. 涂抹,印,画:打蜡。打戳子。

    8. 写出,开出:打证明。

    9. 捆,扎:打包裹。

    10. 合,结合:打伙。打成一片。

    11. 获取,购取:打水。打鱼。

    12. 除去:打消。打杈。

    13. 定出,计算:打算。打腹稿。

    14. 用,采用,使用:打比喻。

    15. 玩,玩耍:打球。

    16. 截,停,减,退:打住。打价儿。

    17. 表示人体发出某种行为动作:打手势。

    18. 进行某种活动,从事或担任某种工作:打交道。打短工。

    19. 与某些动词结合,基本上保留原动词词义:打扫。打扰。

    20. 自,从:打哪儿来?

    1. 量词,指十二个:一打铅笔。

    • 拼音là,lào,luō,luò
    • 注音ㄌㄚˋ,ㄌㄨㄛˋ,ㄌㄠˋ
    • 笔划12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AITK

    1. 丢下,遗漏:丢三落四。落了一个字。

    luò

    1. 掉下来,往下降:降落。落下。零落(a.叶子脱落,如“草木落落”;b.衰败,如“一片落落景象”;c.稀疏,如“枪声落落”)。脱落。落叶。落泪。落潮。落英。落日。落体。落座。陨落。落井下石(形容乘人之危,加以打击陷害)。落雁沉鱼。叶落归根。

    2. 衰败:没()落。破落。衰落。沦落。流落。落泊(a.潦倒失意;b.豪迈,不拘束,均亦作“落魄()”)。

    3. 遗留在后面:落后。落伍。落选。

    4. 停留,留下:落户。落荒。落笔。落款。

    5. 停留或居住的地方:村落。部落。院落。

    6. 归属,得到某种结果:落得。落空。

    7. 陷入不利境地:落网。落难(nàn)。

    8. 古代宫室建成时举行的祭礼,现泛指建筑物完工:落成。

    9. 稀少:疏落。稀稀落落。

    10. 屋檐上的滴水装置(俗称“檐滴水”):“矗不知其几千万落。”

    11. 死亡:殂落。

    12. 〔落落〕a.豁达,大方,如“落落大方”;b.孤独,不苟合,如“落落寡合。”

    13. 篱笆:“凿井浚渠,缚落锄园。”

    luō

    见【大大落落】

    lào

    1. 用于一些口语词,如“落枕”、“落炕”等。

    • 拼音
    • 注音ㄧㄚˊ
    • 笔划4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AHTE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牙齿:门~|镶~|~医。

    (2)(名)特指象牙:~筷|~章。

    (3)(名)形状像牙齿的东西:~子。

    (4)(名)(Yá)姓。

    (5)(名)(~子)旧时为买卖双方撮合从中取得佣金的人。

    • 拼音chǐ
    • 注音ㄔˇ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HWBJ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名)人和高等动物咀嚼食物的器官;由坚固的骨组织和釉质构成。通称牙或牙齿。

    (2)(名)(~儿)物体上齿形的部分:锯~儿|梳~儿。

    (3)(形)带齿儿的:~轮。

    (4)(名)〈书〉年龄:~德俱尊。

    (5)(动)〈书〉说到;提起:~及(说到;提及)|不足~数。

    • 拼音hé,hè,huó,huò,hú
    • 注音ㄏㄜˊ,ㄏㄜˋ,ㄏㄨㄛˊ,ㄏㄨㄛˋ,ㄏㄨˊ
    • 笔划8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TKG

    1. 相安,谐调:和美。和睦。和谐。和声。和合(a.和谐;b.古代神话中象征夫妻相爱的两个神)。和衷共济。

    2. 平静:温和。祥和。和平。和气。和悦。和煦。惠风和畅。

    3. 平息争端:讲和。和约。和议。和亲。

    4. 数学上指加法运算中的得数:二加二的和是四。

    5. 连带:和盘托出(完全说出来)。和衣而卧。

    6. 连词,跟,同:我和老师打球。

    7. 介词,向,对:我和老师请教。

    8. 指日本国:和服(日本式服装)。和文。大和民族。

    9. 体育比赛不分胜负的结果:和棋。和局。

    10. 姓。

    1. 和谐地跟着唱:曲高和寡。

    2. 依照别人的诗词的题材或体裁作诗词:和诗。

    huó

    1. 在粉状物中搅拌或揉弄使粘在一起:和面。和泥。

    huò

    1. 粉状或粒状物搀和在一起,或加水搅拌:和药。奶里和点儿糖。和弄。和稀泥。

    2. 量词,指洗衣服换水的次数或一剂药煎的次数:衣裳洗了三和水。

    1. 打麻将或斗纸牌时某一家的牌合乎规定的要求,取得胜利。

    • 拼音xiě,xuè
    • 注音ㄒㄧㄝˇ,ㄒㄩㄝˋ
    • 笔划6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TLD
    • 五行

    xuè

    1. 人或动物体内循环系统的不透明液体,大多为红色,主要成分为“血浆”、“血细胞”和“血小板”。味咸而腥:血型。血脂。血压。血糖。血迹。血汗。血泪。血洗。血书。血雨腥风。血海深仇。

    2. 人类因生育而自然形成的关系:血统。血缘。

    3. 喻刚强热烈:血性。血气方刚。

    xiě

    1. 义同“血”(xuè),用于口语。多单用,如“流了点儿血”。也用于口语常用词,如“鸡血”、“血块子”。

    • 拼音tūn
    • 注音ㄊㄨㄣ
    • 笔划7
    • 繁体
    • 五笔GDKF
    • 五行

    (1)(动)不嚼或不细嚼;整个地或成块地咽下去:~服|~金。

    (2)(动)并吞;吞没:侵~|鲸~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