昏聩无能
hūn kuì wú néng
ㄏㄨㄣ ㄎㄨㄟˋ ㄨˊ ㄋㄥˊ
一般成语
昬聵無能
HKWN
联合式成语
当代成语
贬义成语
成语意思
解释:
昏:眼睛看不清楚;聩:耳朵听不清楚。眼花耳聋,没有能力。比喻头脑糊涂,没有能力,分不清是非。
语法:
昏聩无能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人的能力。
示例:
我们不能提拔那些昏聩无能的人当干部
日语:
愚昧で能(のう)なしだ
- 1、他们一家人,原来就都是昏聩无能,苟且偷生,所以这种不幸,在他们看来,反道没有家道兴旺的人家看来那样可怕。
- 2、当时,潘鼎新名义上节制东线各军,实际上责任不专,指挥不灵,加上他本人昏聩无能,毫无威望,不能组织各部的协同行动。
- 3、如今留在大部分人心底的,不过是一个昏聩无能、荒淫暴虐的肮脏形象。
- 4、朝廷如此昏聩无能,去贤用奸,不思进取;北边西夏、大辽虎视眈眈,恐怕这天下早晚要败亡的。
- 5、横行京师,外戚把持国朝,不都是皇帝昏聩无能的缘故吗?旬月前,周异曾风闻河水在金城郡一带可能溃出的消息。
- 6、梁武帝萧衍,著名的“菩萨皇帝”,在位期间宠佞佛道,不顾民生疾苦,昏聩无能,最终酿成“侯景之乱”,被饿死在皇城内。
字义分解
- 拼音hūn
- 注音ㄏㄨㄣ
- 笔划8
- 繁体昏
- 五笔QAJF
- 五行木
(1)(名)天刚黑的时候;黄昏:晨~。
(2)(形)黑暗;模糊:~暗|~黄|~花。
(3)(形)头脑迷糊;神志不清:~庸|~头~脑。
(4)(动)失去知觉:~厥|~迷。〈古〉又同“婚”。
- 拼音wú,mó
- 注音ㄨˊ
- 笔划4
- 繁体無
- 五笔FQV
wú
1.没有,与“有”相对;不:无辜。无偿。无从(没有门径或找不到头绪)。无度。无端(无缘无故)。无方(不得法,与“有方”相对)。无非(只,不过)。无动于衷。无所适从。
mó南无,也作“南谟”。佛教用语,常用于佛、菩萨名或经书题名之前,表示对佛和佛法的尊敬,含“归敬”、“敬礼”的意思。如:南无阿弥陀佛。
与昏聩无能相关的成语